第45章 荊州風雲:合縱連橫之局(第1/2 頁)
袁譚使者的船帆在江面上疾馳,宛如一隻焦急的信鴿,向著江東營地奔去。
使者踏入孫策營帳,呈上袁譚親筆書信,言辭懇切:“孫將軍,如今天下大勢,曹操勢大如虎,覬覦荊州已久。袁公已據荊州,然獨木難支,久聞將軍英名,知曉將軍之志絕非困於江東一隅。若我兩家攜手,袁公願以長沙、桂陽二郡為質,待破曹之後,另有厚禮相贈,共分中原,豈不快哉!”
孫策把玩著手中竹簡,抬眸看向周瑜,周瑜微微頷首。孫策大笑起身,握住使者之手:“袁公既有誠意,吾等豈會拒人於千里之外!回去告知袁公,江東水軍願為先鋒,共抗曹賊,只待約定時日,一同進發。”
使者走後,黃蓋嘟囔:“那袁譚可信乎?長沙、桂陽拱手相送,莫不是空頭支票?”周瑜笑道:“權宜之計罷了,當下曹操才是心腹大患。先聯袁抗曹,待戰局有變,再論其他,咱們也可趁機在荊州水域佈下暗樁,以備不時之需。”
袁譚在荊州緊鑼密鼓籌備防線,張合、高覽日夜操練士卒,新收編的荊州軍與冀州軍磨合漸趨順暢。城中糧草輜重有序囤積,袁譚親自巡城,鼓舞士氣:“諸君,曹操雖來,然吾等有堅城在手,江東盟軍將至,定能保荊州無虞,待此戰得勝,人人皆有重賞!”軍民聞言,歡呼聲此起彼伏。
曹操大軍壓境,夏侯惇、張遼先鋒部佇列陣如林,旌旗蔽日,營帳連綿數十里,氣勢洶洶。荀彧押運糧草隨後,保障後勤無虞。曹操獨坐中軍帳,目光如炬:“袁譚小兒,想憑几句空話就拉攏江東?吾且先破你聯軍之勢。”旋即傳令,命細作混入荊州城,散佈謠言,稱袁譚欲將荊州舊部盡數調離,派冀州親信全盤接手,城中人心初定,又現暗流。
荊州城內,流言蜚語漸起,街頭巷尾議論紛紛。劉琮舊部心生惶惶,聚於府中密議。一人憤懣道:“吾等拼死守城,助袁公平亂,如今卻要被掃地出門?”眾人附和,正躁動間,劉琦趕來,高聲喝止:“莫要輕信謠言!此刻內亂,正遂曹操心意。袁公若無心守荊州,何必費此周折?待戰事畢,自會論功行賞,吾等當一心抗敵。”眾人面面相覷,稍作冷靜。
袁譚聞報,速召劉琦,贊其沉穩:“劉公子深明大義,值此關頭,還望多助吾安撫人心。吾即刻下令,清查細作,嚴懲造謠者,定荊州軍民之心。”劉琦領命而去,穿梭城中軍營、街巷,現身說法,輔以袁譚公開承諾保留荊州軍建制、擇優提拔將領等舉措,流言漸息。
江東水軍如期而至,戰船列陣,檣櫓林立,與袁譚軍隔江呼應。周瑜與張合碰面,共商軍務,張合欽佩道:“久聞公瑾大名,水戰之法精妙無雙,此番有勞。”周瑜拱手:“張將軍陸上雄姿,吾亦早有耳聞。曹軍不擅水戰,卻兵力強盛,吾等當以奇襲擾敵,陸水配合,先破其銳氣。”當下商定,夜間江東水軍佯攻曹軍水寨左翼,吸引主力,袁譚軍則趁勢突襲右翼,尋機焚燬敵軍糧草。
是夜,月色隱匿,江面霧氣瀰漫。江東水軍戰船悄無聲息破浪前行,直逼曹軍水寨。黃蓋率先鋒船,滿載易燃之物,偽裝成糧船,曹軍瞭望哨見,剛欲呼喊,便被暗處弓弩手射殺。黃蓋船漸近,一聲令下,火箭齊發,曹軍水寨瞬間火光沖天。夏侯惇、張遼急調兵救援左翼,右翼卻兵力空虛。袁譚軍伏兵驟起,張合、高覽衝鋒在前,曹軍倉促應戰,陣腳大亂。
混戰中,徐晃盯上張遼,二將交鋒,刀槍碰撞火花四濺,徐晃勇猛,張遼善戰,數十回合不分勝負。高覽則率部衝擊曹軍後陣,擾亂輜重運輸。曹軍雖頑強抵抗,終因首尾難顧,漸呈敗勢,丟盔棄甲退回營地,死傷無數。
曹操受挫,卻未氣餒,營帳中謀士齊聚。賈詡獻策:“主公,袁孫聯軍初勝,士氣正盛,強攻難取。可修書與孫策,許以朝廷官職,封其為荊州牧,分化其盟,再佯裝退兵,於險要處設伏,待袁譚追擊,圍而殲之。”曹操思量再三,依計行事,派使者渡江,同時大軍緩緩後撤,隱於山林峽谷。
孫策接信,哂笑:“曹操老奸巨猾,此計瞞不過吾等。”
將書信傳閱眾人,“不過倒可佯裝中計,誘曹軍伏兵現身,再反戈一擊。”
周瑜心領神會,命士卒佯裝懈怠,軍中議論紛紛,似有動搖之態,又派輕舟佯裝送使者回曹營,暗中窺伺敵軍動向。
使者回報,曹操以為計成,伏兵按捺以待。
袁譚欲追,逢紀急勸:“主公,恐有詐,孫策那邊亦未全信,不可冒進。”
袁譚止步,派張合率小股精銳探路。張合前行至山谷,見草木異動,知有伏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