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章 科尼亞記(三)(第1/2 頁)
“我該何去何從?”尼基弗魯斯深深地陷入了沉思當中。
正如阿爾斯蘭蘇丹所言,羅馬帝國的氣數似乎真的到達盡頭了。這個古老的帝國此時就像是一座外表金燦無比,內部卻腐朽不堪的破房子,只需要輕輕踹上一腳,便會分崩離析。
生命有始有終,誰又能逃過死亡的結局呢?而國家與文明也是如此。
盛極一時的赫梯、亞速、亞歷山大都已經覆滅;古典時代以民z之光自稱的雅典此刻也衰敗不堪;羅馬人一手打下來的龐大疆土,如今卻只能在巴爾幹和小亞一帶苟延殘喘。
曼努埃爾統治下的帝國也無疑是外表光鮮亮麗,內部腐爛至極。
國家政府已然成為了以科穆寧為首的大貴族的私人家產,平民百姓的上升通道已完全被封死。
自耕農和自由農蕩然無存,取而代之的是依附於大貴族、地主豪強的佃農、僱農。
過分親西方的政策更是惡化了這個國家的國情。拉丁人大量湧入這個國家,他們看起來是促進了羅馬的經濟與文化的繁榮;但背地裡卻是比希臘官員更加惡劣的中飽私囊的腐敗作為。
拉丁人勾搭在一起打壓著本國貴族與百姓,羅馬人創造出來的財富無一例外都流入了他們的錢袋裡,整個國家和人民似乎都成為了被他們壓榨的物件。
百姓被欺壓,文化被侵襲,財富被擄走,政府被腐化……本國百姓與貴族對拉丁人的憤怒已經達到了極點;在最後一個希臘人被奴化之前,這份怒火總有一天將會如火山噴發般徹底爆發出來。
多年後,西方人只會記載他們被屠戮的悲慘遭遇,博取不明真相之人的同情心;可他們對自己所犯下的罪孽卻隻字不提,以及他們為什麼被屠戮的原因,也終會被人“遺忘”。
飽受奧斯曼威脅的約翰五世、曼努埃爾二世、君士坦丁十一世三代人都前往西方求援,但最後卻是冷眼旁觀。其中曼努埃爾二世和君士坦丁十一世放下個人面子、甚至個人改宗;除了熱那亞貴族朱斯蒂尼亞尼率領少量士兵支援、以及教宗自掏腰包援助的幾條船隻外,西方沒有任何物質上的支援。
西方人貪婪的榨乾了羅馬帝國最後的鮮血,然後像垃圾一樣無情拋棄。
正如阿萊克修斯一世所言:“西方人的貪婪和慾望是填不滿的——他們才是我們國家最大的敵人。”
這一夜,尼基弗魯斯徹夜未眠。
第二天一早,即星期五,阿爾斯蘭便帶著尼基弗魯斯來到了科尼亞最大的清真寺,其意圖已是非常明顯了。
相比於富麗堂皇的聖索菲亞大教堂,科尼亞的清真寺就要遜色許多。伊斯l教提供的多是沙漠地帶的抽象的樸素,一種在任何看得見太陽的地方都可以進行的膜拜,以及與神的直接交流——這意味著,大多數清真寺的結構都比較簡明,收集的財富遠不如教堂。(早期清真寺確實如此)
而東正教則富有形象、色彩和音樂,以及將靈魂引向天堂的神秘力量的令人陶醉的隱喻——這意味著,教堂內通常收集了大量的財富,它們多是崇拜上帝的聖象,或雕刻著諸多聖徒的馬賽克畫像,以及精緻的大理石雕像。
兩種宗教同樣執著地要讓全世界皈依他們的信仰。
“進來吧,馬上就要開始朝拜了。”
“可我並不是穆斯l。”尼基弗魯斯停留在了清真寺外圍,在裡面,是成百上千名虔誠的遜尼派信徒,其中不少是女性;與數百年後的情況不同,眼前這些女信徒都沒有被要求穿著必須遮擋全身的黑袍。
“你很快就會改變想法的。”阿爾斯蘭說完,便示意著尼基弗魯斯向裡面看去,“你的母親,還有你的親妹妹艾米拉,都在裡面準備朝拜呢。”
“艾米拉?”聽到這,尼基弗魯斯回憶起五年前離別時的場景。
艾米拉,阿拉伯語當中意為“公主”,這也象徵了她的身份並不簡單。其父是科穆寧貴族,其母是羅姆公主。
“在你離開科尼亞的這五年裡,艾米拉也成長了許多。”說完,阿爾斯蘭帶著尼基弗魯斯走進了清真寺裡,這一次,尼基弗魯斯並沒有牴觸,他對宗教信仰算不上虔誠。他是一個實用主義者。
走進去,便一眼看見他的母親卡梅羅,在她右邊,則牽著一名年齡尚小的女孩,因為身著用來朝拜的寬大服飾,所以從後面看不清女孩的容顏。
尼基弗魯斯剛想開口,便被阿爾斯蘭伸手阻攔。
“朝拜快要開始了,如果你這個時候發聲,是對安拉最大的不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