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5章 隱門中人(第1/2 頁)
“老道多年來遊歷世俗,眼見科技之迅速發展。
新技術層出不窮,新產品鱗次櫛比。
電腦勝過人腦,機器強於人體。
資訊科學一日千里,人工智慧日新月異,幾乎無孔不入無所不能。
嘆科技力量今非昔比之日益強大,惜隱門文化默守陳規之逐年衰弱。
每每如此,老道是茶飯不思夜不能寐。
老弟身出隱門,又善研現代資訊科技,老道便想著來求助於你。”
竹山一番話情真意切,來青山軟體應該是經過深思熟慮。
文燁為竹山倒過清茶,安慰道:“竹道長無須過慮。
隱門文化傳承多年仍然經久不衰,定然有其內在深刻奧義。
如今喜逢太平盛世,文化昌達,科技興盛,人心安定,皆是發展之有利條件。
對隱門來說,挑戰即是機遇,危局亦是生機,道長當寬心才是。”
聽聞竹山不免又高看文燁幾分。
“文燁師弟所言極是,老道此番到來正是直面挑戰,危中求機。
寄希望能用現代資訊科技破解一些隱門發展難題。
請容我慢慢講來。”
“道長請。”
原來,竹山的師門是道元山。
和崑崙山、龍虎山、峨眉山、茅山、青城山、武當山、伏鳴山、沐靈山等名山一般,都屬於歷史悠久的隱門門派。
道元山自古以來,傳承有不少草藥種植和丹藥煉製之法。
如今漫山遍野的珍稀草藥成為道元山獨特而豐富的山門資源。
對於這些草藥有專門的典籍加以詳細記載,至於煉丹之法也以師徒相傳的模式代代相傳。
道元山要求弟子們對各種草藥,察其形、嗅其味、探其性、析其質。
待到以草藥煉製丹藥環節,要求就更多更高更嚴格。
弟子們學習藥學和丹道,不僅善於觀察,還要精於記憶,敏於思考,更要勤加練習。
師父們常說,藥學和丹道需要看個人天份。
但天份這東西玄之又玄,人人都有但不是時時都有,存在很多運氣的成份。
弟子們認錯草藥、忘卻藥性、混淆藥理的情況比比皆是,導致山門人人談草藥色變。
最終使煉丹之術傳承乏力,如今丹道幾乎成為冷門偏門,在世俗都被人稱為旁門左道。
見文燁聽得認真,竹山道:“在老道看來,丹道難就難在對藥性和藥理的把握。
尋常之人連草藥名稱都記不住,更別說弄清各種草藥深蘊其中的藥性和藥理。
待到去粗取精、升清降濁、凝鍊成丹,簡直是難於上青天。
鑑於以上種種原因,如今道元山善於煉製丹藥者鳳毛麟角。
在老道的恩師看來,老道在藥學和丹道方面已經算是天賦異稟,但仍然自覺力有不足,並不能完全駕馭。
少不經事不足以成大器,而待飽學老成時又氣虛神衰,終究是有缺陷和不足,令人遺憾不已。
我觀察機器在辨別、識記和分析這一塊,可以做到遠勝於人。
如果能讓機器輔助弟子們來識別各種草藥,分析藥性和藥理,煉丹之事便可以事半功倍,而且勢必會讓更多弟子不再畏懼草藥丹術之學,定可以促進丹道傳承。”
聽聞文燁暗自思忖,竹三道長能夠說出此番道理,已然顯示他非凡的遠見卓識。
“竹山道長思路開闊,眼界不凡,小弟佩服不已。
在小弟看來,各種草藥都有其內在屬性特徵、藥性、藥理,製藥成丹過程還富有發展變化之規則。
越是看得清楚,記得牢靠,理解透徹,越是能洞悉把握其變化規則,越是能煉製出好丹好藥。”
“文師弟所言甚是。
呵呵,文師弟如若步入丹道一途,也將是一代宗師啊。
道門有言,修身為道之基,修身之基在格物。格物致知,便是我輩孜孜以求之目標。
隱門傳統丹道傳承方式固然也講求格物致知,但各派對待藥學丹道的方式過於傳統保守,其中固然有傳承秘法之考量,但也須得適應發展順勢而為。
老道認為,但凡人力所不能為,便需效法自然。
君子性非異,善假於物也,如今藉助資訊科技,未嘗不是一種可靠手段。”
說罷看向文燁,認真問道:“文師弟可是明白老道的需求?”
“我大概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