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章 趕路(第1/2 頁)
楊卿爬下馬背,牽著馬走到一處巨石處坐下。拿出一罐牛奶,開啟蓋子,喂烏雲牛奶。
“咈哧……”
烏雲輕鬆地喝完一罐牛奶,然後走到一處土坡處,啃起了枯黃的乾草。
陡峭的土垣上,迎春花已開了(陽曆已是二月或三月了)。更遠處的松柏(北方松樹一年常青,寓意長壽)依舊綠蔥蔥,是那麼的亮眼。
今年的冬天就下了兩場雪,就已進入了早春。
“嘩嘩……”
陣陣的水聲從遠處傳來,楊卿望著一公里寬的水面,有一種從未有過的輕鬆。
遠處的山還是山,眼前的水還是水。前世還是今世,也不過就是一段旅程。
忙忙碌碌,到頭來難得有一種放鬆。
寬闊的官道上人漸漸多了,多是去長安的人,像自己離開長安的人,卻很少。
人常說,長安城周圍有四關,其實有六關,分別是東關函谷關和潼關,南關嶢關和武關,西關大散關,北關蕭關。
嶢關即藍田關,可東出到南陽,是下嶺南的通道。另一個是潼關,兩關乃戰略重地,往來長安商旅必經之處。
車馬行人往來不絕,楊卿躺在巨石上,欣賞著眼前的風景。
相比泛黃的畫卷,近在咫尺的一切是一卷生動的真人畫。
有身著麻布粗衣的文人騎著毛驢,昂頭挺胸,一臉憧憬。有夥計小心地趕著馬車,馱著貨物趕路。有婦女帶著稚子有說有笑,有白髮老者拄著柺杖,坐著牛車談笑風生……
“烏雲,趕路了。”
“嘶嘶!”
烏雲歡快地跑了過來,楊卿慢悠悠地爬上馬背。
不用楊卿命令,烏雲自己朝藍田縣方向奔跑了起來。
一個不慎,楊卿差點摔下馬,他連忙抓緊韁繩。
“慢點,不著急。”
行人紛紛向楊卿投來羨慕的眼神,不少行人情不自禁地發出讚歎。
馬車上,一位富商眺望烏雲,由衷地讚美道:“好馬啊!”
“別看了,躲著點,那人一看就不是我們能沾惹的”一人拉過朋友,提醒他。
小孩停下腳步,雙眼瞪著溜圓,拍手叫好:“阿孃,快看!馬兒好好看啊!”
“阿孃,我也想騎。你給我買一個吧!”
小男孩已經在想著自己騎上馬的樣子了,纏著大人要買一匹。
女人哄著兒子回頭趕路:“回頭阿孃把家裡的羊收拾一下給你騎,一樣很瀟灑。”
男孩不依,吵鬧著:“不嘛,我就要馬兒。”
女人氣的訓斥男孩:“你這混球孩子,害人精,把我和你阿耶賣了也買不到。別想了,想要,就好好讀書,長大當官了,自己買。”
男孩下定決心,一定要好好讀書,充滿自信地說著:“好吧!我聽阿孃的。”
女人撫摸著兒子,臉上露出笑容:“嗯,真是個好孩子!”
河面漸窄,水流也變得湍急。
遠處是一片光禿禿的竹林,枯黃的葉子積成了厚厚一層。
關中會出現竹子?楊卿很是不解。
浙大前校長竺可楨院士研究中國古代氣候,得出幾個特殊氣候時期。
歷史上的小高溫時期共有三次,隋唐到北宋是第三次小高溫時期,持續了五百年。關中及北方高溫多雨,那時關中可以種植水稻。這時期出現各族繁榮的現象,民族間會相互融合。
唐初,關中的最高氣溫竟比二十一世紀工業化的關中高一度,因此,漂亮國的二氧化碳排放導致的溫室效應的結論就不成立,這純純就是一個莫須有的罪名。
中國古代有四次小冰河時期,這時期,北方嚴寒,生存變得困難。北方遊牧民族為了生存,就會入住中原,因此戰亂多有頻發。
霸水源自藍田縣,是長安的重要水源。高溫氣候再加上豐富的水資源,是理想的水稻種植地。
晌午,溫度升高,楊卿已感受不到一絲寒意。
一座低矮的土城出現在遠處,行人在有序地排隊出城。
楊卿掏出過所,拿在手裡,排隊等候盤查。
親民官(唐朝叫法)拿過楊卿過所,看了一眼還給他,恭維地笑道:“小爺,你慢走。”
過所是由所在地府衙發放,上面記載了持有者的身份及親屬資訊,何時從何地出發到何地。親民官看了楊卿過所,知道了楊卿身份,態度一下變得很好。
城內土路兩旁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