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2章 繁華鄴城(第1/2 頁)
李旭帶著眾人繼續前行,目前看來還算滿意,沒有出現那種,上行下效,中飽私囊,以次充好,甚至搜刮民脂民膏的事情,不過大明剛建國沒兩年,雖然律法還不算完善,但是也拖李旭剛開始對世家的大殺特殺之富,基本上沒有不開眼的這個時候犯事。
缺女人你可以去拍賣嘛,後來平定的他國領土,那些世家大族犯官的女眷,都拿來拍賣了,不要覺得殘忍,主犯做的這些,他家人不知道?沒有享受嗎?那喊什麼冤?那些被害人該怎麼去喊冤?他們連人都不在世上了,起碼這些人還活著不是嗎?
一路無事,李旭每天就是帶著兩女逛逛,看看各地,就是城裡的集市也去了,給兩女買了她們看上的小飾品,還給皇宮沒有出來的都帶了,人嘛不患寡患不均,人之本性,到哪都一樣。
走走停停又逛逛,用了五天終於來到了鄴城,作為第二個開發區,經過了近兩年的發展,鄴城已經大變樣。
城外郊區聳立到處都是的工廠,不過看著並不亂,這都是經過規劃的,只允許在規劃面積裡修,街道上還有種植的花草樹木,讓整個工業園區看著更加的乾淨,整潔,沒有想象中的髒亂差,李旭還是很滿意的,這都是借鑑了代郡的功勞。
李旭帶人進了城,城門口收進城費,一人五文,李旭站在旁邊看了一會,還好,只是單純收進城費,沒有趁機佔便宜,還能接受,這個進城費是自古有之,算是城衛兵的一種特殊收入吧,也不是很多,李旭沒必要在這上面絕人財路。
城防軍的待遇比戰兵差多了,除非能被徵召,那就是另一個待遇了,也就勉強度日而已,不過城防軍也有福利,那就是每個軍人家裡可以享受二十畝,三年免稅,還是不錯的。
要知道戰兵是五十畝,十年免稅,相比起來,他們不用上戰場,已經很好了。
自耕農的稅收是十稅一,租借耕牛種子是十稅三,三年以後恢復到十稅一。好像不低,但是大明沒有人頭稅,徭役,勞役,兵役之類的,所以並不高。
鄴城不愧是大城市,相比於前幾天經過的那些郡城,鄴城要大的多,更繁華的多。
一大清早,鄴城的大街上便熱鬧非凡。那琳琅滿目的商品,令人眼花繚亂、目不暇接;那此起彼伏的叫賣聲,不絕於耳;那撲鼻而來的香味,令人回味無窮。
到了上午,菜市場的人越來越多了,摩肩接踵。各種叫賣聲,討價還價聲,交織在一起,為菜市場增添了熱鬧的氣息。
中心是一座虹形大橋和橋頭大街的街面。粗粗一看,人頭攢動,雜亂無章;細細一瞧,這些人是不同行業的人,從事著各種活動。大橋西側有一些攤販和許多遊客。貨攤上擺有刀、剪、雜貨。有賣茶水的,有看相算命的。許多遊客憑著橋側的欄杆,或指指點點,或在觀看河中往來的船隻。大橋中間的人行道上,是一條熙熙攘攘的人流;有坐轎的,有騎馬的,有挑擔的,有趕毛驢運貨的,有推獨輪車的……
街道兩邊是茶樓,酒館,當鋪,作坊。街道兩旁的空地上還有不少張著大傘的小商販。街道向東西兩邊延伸,一直延伸到城外較寧靜的郊區,可是街上還是行人不斷:有挑擔趕路的,有駕牛車送貨的,有趕著毛驢拉貨車的,有駐足觀賞汴河景色的。以高大的城樓為中心,兩邊的屋宇鱗次櫛比,有茶坊、酒肆、腳店、肉鋪、廟宇、公廨等等。
小巷兩邊是破舊而古樸的長滿青苔的臨近的平民院落的院牆,有些院牆上還鋪陳著密密麻麻綠油油的爬山虎藤蔓,在狹長的陰影下,似乎將這夏季洛陽的悶熱掃蕩走了一些,有了些許清涼的感覺。
暮色沉下來時,大街小巷的燈樓早已經搭建好,長達數十里的長街縛上了燈山綵樓,燈樓高達數丈,有的比城牆還高,千盞萬盞花燈閃爍照耀,恍如銀河傾倒,滿地灼灼光輝。東風夜放,火樹銀花。
夜間照明是不可預測的,色彩鮮豔,讓人深深陶醉在他們。
密密的雨幕中,街道兩旁店鋪櫥窗的霓虹燈,在溼漉漉的柏油路面灑下紅紅綠綠的彩練,像是節日裡的焰火。
夜色融融,黝黑的天幕上綴滿了繁星點點,他們調皮地眨著眼睛,偷窺著人世間的秘密。偶爾有流星劃過夜空,為那寂靜的夜晚增添了幾分活力。
夜市熙攘,人頭攢動。街道兩旁,燈火通明,五顏六色的霓虹燈裝扮著整條街,一盞盞高掛的彩燈,將這條街照得如同白晝一般。
夜市繁華不亞於京城,街道兩旁燈火通明,各種小吃琳琅滿目。
夜市燈火闌珊,一個小販正在叫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