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3章 因利而聚,利盡則散(第1/2 頁)
“都督!”
陳牧一回頭,發現來人甚是熟悉。
“我這心裡正念叨你的,結果你就來了。”
陳登輕笑一聲,表示自己得知陳牧南下的訊息後,就第一時間往這邊趕了,還是比陳牧慢了半日功夫。
“正好,子龍和子義都忙著,你要是不累的話,隨我一起在營中走走。”
“我不累,正事要緊。剛好我對徐州還算了解,可以幫都督答疑解惑。”
“那就最好不過了!”
陳牧和陳登甩下侍衛在軍營中不緊不慢地走著,看到什麼就聊起什麼。
“我也算任過兩州刺史了,對兵馬錢糧還算敏感。方才我接過徐州的賬簿看了一眼,陶謙這些年可是一點沒閒著啊。”
“都督此話怎講?”
陳登不知道陳牧是從哪個角度分析出來的。
“我打理幽州政務的時候,那時候幽州只有一年的存糧,遇到災年,就得跟臨近的州郡借糧。那時候公孫瓚窮兵黷武,把幽州的家底都快掏空了,我跟玄德費了好大的力氣,再讓幽州積攢些下家底,這才有會戰冀州的可能。”
“否則就憑當年的儲備,跟袁紹開戰,無異於痴人說夢。”
陳牧聊起這些也是順手拈來的事情,如果不是形勢所迫,需要他外出帶兵,陳牧是很想當一個太平刺史,好好改善民生的。
可惜條件不允許,劉虞沒有開疆擴土的能力,劉備是有雄心壯志而且帶兵的本事不俗,可他得留下跟袁紹對峙,幽州沒了他,袁紹可就沒這麼老實了。
除了他們倆,論資歷和能力,只有陳牧能壓住的這些人,還不會在兵法上一竅不通。
南下收復中原的事情就只能陳牧來做了。
如果有朝一日可以解決了袁紹這個大患,劉備可以挺進鄴城,飲馬黃河。
那時候他們倆就可以聯手南下,匡扶漢室的大業指日可待。
“後來我接管青州,情況稍微好些,孔融他們雖然不能戡平內亂,但打理地方的本事是不差的。青州五萬兵馬,足可堅持近三年之久,我以為這已經算是家底殷實了。”
“可到了徐州才發現,陶謙在這方面做的可是太出色了,以徐州現在的兵力,關上門打上個十年八年都沒有問題,怪不得他這麼不計較戰略上的得失,因為他不怕等啊。”
“原來是因為這個!”
陳登對陳牧有了新的認知,至少這個人沒有好大喜功,也能沉下心來思考問題。
陶謙算是陳牧的手下敗將,陳牧能如此客觀地評價陶謙,說明此人心胸足夠開闊。
“陶公尚在的時候,一直想要迎天子東歸,為此還聯絡了許多勢力一起。可惜無論是權謀和魄力,他都差了一些,也就落得了不了了之了,這件事說起來還很可惜。”
陳登對陶謙少一些哀其不爭的心思,以徐州的實力,根本無需固守一方。
兗州青州戰亂不斷,豫州是地方大族掌控著,陶謙的條件已經非常好了。
可惜依然沒能幹成什麼大事。
“陶謙臨終前看得明白,知道這家底是註定要給別人攢了,就算留個自己兒子,也免不了被人吃幹抹淨的命運。與其這樣,不如主動讓出去,給自己留個好名聲。”
“於是陶公就選擇了都督您。”
“也別這麼說,我是佔了主公的便宜,沒有主公給我撐腰,就算陶謙同意,你們也不會同意。”
陳牧對此看得很清楚,有名望的人是劉虞,不是他陳牧。
分不清大小王的時候,就是他身敗名裂的時候。
“有了徐州的支援,都督可否有把握戰勝袁術?”
陳登話鋒一轉,問起陳牧道。
你也知道徐州家底不薄,這些人也極盡誠意地願意幫助你,要是這都打不過袁術,可就會讓人寒心了。
“袁術?他也沒贏過我啊!”
陳牧雖然沒有跟袁術正面交鋒過,但小的碰撞一直就沒輸過。
反而是袁術一直在損兵折將,先折了陳蘭,後來又賠進去一個張勳。
前前後後倒是給趙雲刷了不少功勞,沒見有什麼成效。
“倒也對!”
陳登也是沒忍住笑了笑,這話問的有些不妥。
“不過呂布還是值得忌憚的,虎牢關之後,我再沒跟他交過手。如今他有袁術撐腰,身邊多了陳宮出謀劃策,不是很好對付啊!”
陳牧真正忌憚的人是陳宮,這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