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9章 死囚歸來(第2/2 頁)
長安,大街小巷都在議論紛紛。
茶館裡,一位老者喝了口茶,慢悠悠地說:“陛下真是千古明君啊!這麼多死囚,換做別的皇帝,哪能有這樣的機會?早就人頭落地了。”
旁邊一個年輕人介面道:“是啊,陛下這一舉措,不僅救了這些人的命,還讓咱們明白了皇上的仁德。以後咱們可都得好好做人,不能辜負陛下的苦心。”
在學府裡,先生們也把這件事當作教材,教導學生們。
一位先生對學生們說:“陛下此舉,體現了仁德之治。你們要記住,律法固然重要,但人心的善良和信任更是寶貴。希望你們將來無論為官為民,都要有一顆善良寬容的心。”
而在朝廷之上,大臣們也在討論著這件事對大唐的影響。
房玄齡說道:“陛下此舉,對於穩定民心有著極大的作用。百姓們看到陛下如此仁慈,定會更加愛戴陛下,也會更加遵守律法。”
魏徵也點頭道:“是啊,這是一種無形的教化。陛下用行動告訴百姓,只要改過自新,都有機會重新開始。這對於社會風氣的改善,有著深遠的意義。”
李世民坐在龍椅上,聽著大臣們的討論,心中快慰。
此後,那些被赦免的死囚們各自回到家鄉。他們有的務農,辛勤勞作,用汗水洗刷過去的罪孽;有的經商,秉持誠信,生意做得紅紅火火;有的投身教育,把自己的經歷講給孩子們聽,教導他們要做善良正直的人。
那位書生回到家鄉後,真的履行了他的承諾。他在村子裡開辦了學堂,免費教孩子們讀書識字。他常常對孩子們說:“陛下的仁德給了我第二次生命,我要把這份仁德傳遞下去。你們要記住,善良和誠信是做人的根本。”
而那個滿臉鬍鬚的大漢,回到家鄉後,成了一個勤勞的農夫。他幫助村裡的孤寡老人,哪家有困難,他總是第一個伸出援手。有人問他為什麼這麼做,他總是說:“是陛下的仁慈讓我重生,我不能再做壞事,要多做好事來報答陛下。”
這些死囚們的改變,也影響了周圍的人。整個大唐,彷彿被一股溫暖的春風拂過,社會風氣日益良好,人們安居樂業,一片繁榮景象。這一切,都源於李世民那一次充滿勇氣和智慧的仁慈之舉。
多年以後,當人們提起這段歷史,依然會被深深感動。它成為了一個永恆的故事,在大唐的歷史長河中閃耀著璀璨的光芒,激勵著一代又一代的人追求善良、寬容和希望。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