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1章 百濟貢物(第2/2 頁)
並與百濟建立良好關係,為大唐開拓更多利益。如同矯健的雄鷹,翱翔在異國天空,為大唐守護邊疆。”他心中盤算著,若能成功出使百濟,不僅能在父皇面前表現自己,還能在外交事務上積累聲望。
李治在一旁著急地說:“父皇,我也想去,我想看看百濟是什麼樣子。”
李世民笑著說:“稚奴還小,此事需慎重考慮。朕會權衡利弊,再做定奪。”
接下來的日子裡,皇宮中圍繞百濟貢物及出使百濟之事展開了激烈討論。李承乾在東宮召集幕僚,商議出使百濟的應對策略:“此次出使關乎大唐聲譽與利益,我們必須做好萬全準備。要了解百濟的文化習俗,避免因禮儀之失引發外交糾紛。如同在佈滿荊棘的道路上前行,每一步都要小心翼翼。”
李泰則在府邸中研究百濟的歷史資料,對幕僚們說:“我要在出使前對百濟瞭如指掌。這樣才能在與百濟君臣的交流中佔據主動,讓他們見識到我大唐的智慧與風範。如同在戰場上知己知彼,方能百戰百勝。”
李治則在宮中纏著師傅,讓師傅給他講百濟的故事:“師傅,百濟有沒有會魔法的人呀?”
最終,李世民經過深思熟慮,決定暫不出使百濟,先對百濟貢物進行深入研究,並加強與百濟的文化交流與貿易往來。他對三位皇子說:“朕知道你們都有自己的想法與抱負,但外交之事需從長計議。這百濟貢物之事,只是一個開端,我大唐在外交上還有很長的路要走。”
李承乾雖有些失落,仍恭敬地說:“父皇英明,兒臣定當遵循父皇旨意,繼續在國內努力學習,為日後的外交事務做好準備。如同積蓄力量的寶劍,等待出鞘的那一刻。”
李泰無奈地說:“父皇,兒臣明白。兒臣會繼續鑽研外交之策,以待日後為大唐效力。如同等待時機的獵人,時刻保持警覺。”
李治則高興地說:“太好了,不用分開了。
這場由百濟遣使貢金甲雕斧引發的事件,在大唐宮廷中掀起波瀾,也讓李承乾、李泰、李治三位皇子在外交事務的認知與參與上有了不同的經歷與成長。大唐的外交畫卷,也在這一次次的事件中,繼續緩緩展開,描繪著與各國交往的多彩篇章。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