會員書架
首頁 > 歷史軍事 > 天皇大帝之老婆是武瞾 > 第140章 祈雨之變

第140章 祈雨之變(第1/2 頁)

目錄
最新歷史軍事小說: 穿越隋末,系統降臨人在古代,隨身有座現代都市史上最強駙馬爺從門吏開始光宗耀祖皇帝女兒身,開局欺君犯上重生悍卒:開局官府發媳婦皇后的貼身侍衛嫌我功高震主,我黃袍加身你哭啥?一覺醒來我在龍椅上了四合院:跟大孝子斷親,娶婁曉娥三國:被義父背刺,我反手篡位從小縣令到主宰萬界寒門入仕,朝登天子堂暮做逍遙官明末:懶漢的逆襲人生重生太子,開局竟勸弟弟們搶皇位諸天穿越,從慕容復開始我在大乾做官的那些年從霸主尼多王開始傲視群雄水滸:開局買下樑山,造反不招安三國如煙

入夏五月,長安的天空卻似被一塊巨大的灰色幕布所籠罩,熾熱的陽光毫無保留地傾灑而下,將大地烤得乾裂荒蕪。田野裡,本應是鬱鬱蔥蔥的莊稼,如今卻在乾旱的肆虐下,萎靡不振,枯黃的葉片無力地低垂著,彷彿在無聲地祈求著上天的憐憫。城內的河道,往日那潺潺流淌的河水早已乾涸見底,只餘下一道道乾裂的河床,像是大地張開的大口,在艱難地喘息著。皇宮中的御花園,曾經嬌豔欲滴的繁花也失去了往日的生機,花瓣乾枯蜷縮,花朵低垂著頭,似乎連那花枝都難以支撐起它們的重量。往昔那蝶舞蜂飛的盛景早已不見,只剩下一片死寂與蕭索。

太極殿內,唐太宗李世民面色凝重地坐在龍椅之上,看著殿下的眾臣,緩緩開口道:“自去冬不雨至於五月,此乃大旱之象,朕心憂甚。今朕欲避正殿,令五品以上上封事,減膳罷役,分使賑恤,申理冤屈,望能感天動地,求得甘霖。眾愛卿意下如何?”

李承乾率先出列,行禮道:“父皇,此旱情確實嚴峻,兒臣以為父皇此舉甚是英明。兒臣願隨父皇一同祈雨,為大唐百姓祈福,願上蒼垂憐,速降甘霖。兒臣身為太子,見百姓受苦,心中實在不忍,只盼能盡一份心力。這大旱就如同惡魔一般,在無情地吞噬著大唐的生機,兒臣定要與它抗爭到底。”他眼神堅定,心中滿是對大唐百姓的關切,深知自己在這危難時刻,需與父皇共擔責任,為眾人表率。

李泰也緊接著說道:“父皇,兒臣以為還可從開源節流處多做思量。比如在賑恤之時,可命各地官員清查府庫,將一些不必要的開支節省下來,用以救助更多受災百姓。兒臣願協助兄長,一同督辦此事,定不辜負父皇期望。兒臣覺得這就像是在給乾涸的池塘四處找水,哪怕是點滴匯聚,也能解一時之渴。”他腦子飛速運轉,試圖在這場危機中展現自己的治國之策,期望能得到父皇更多的賞識。

李治在一旁小聲地對李世民說:“父皇,兒臣不懂這些大事,但兒臣可以在宮中為百姓祈福,希望老天爺快點下雨。兒臣雖然力量微薄,但也想為大唐出份力,就像那小小的蠟燭,也能在黑暗中帶來一絲光亮。”他那稚嫩的臉上滿是真誠與擔憂,雖然年紀尚小,但也心繫著宮外那些受苦受難的百姓。

李世民看著三位皇子,微微點頭,說道:“既如此,那便依計行事。承乾、泰兒,你們速去安排相關事宜,務必要讓每一項舉措都落到實處。稚奴,你在宮中虔誠祈福,亦是一番心意。”

李承乾與李泰領命而去。李承乾來到東宮,召集幕僚商議:“諸位,此次祈雨與賑恤之事關乎大唐命脈,切不可有絲毫馬虎。我等需儘快制定詳細計劃,安排人員協助各地官員,確保賑恤物資能及時送達受災百姓手中。這就好比是一場與時間賽跑的戰鬥,我們不能輸。”幕僚們紛紛點頭,各自領命而去。

李泰則回到府中,與門客們探討:“諸君,本王欲在此次旱災中有所作為,不僅要協助太子,更要展現出獨特的治理之法。你們可有什麼好的主意,能讓本王在父皇面前脫穎而出?本王可不想只做個配角,要成為這場抗旱之戰的主角之一。”門客們你一言我一語地討論起來,氣氛熱烈。

在宮中,李治每日都在佛堂前虔誠地跪拜祈福,口中唸唸有詞:“老天爺啊,你快下雨吧,讓百姓們有水喝,有飯吃。你要是下雨了,我以後一定乖乖聽話,多做好事。”他那認真的模樣,讓人看了既心疼又欣慰。

數日後,李承乾前來向李世民彙報進展:“父皇,兒臣已安排妥當,各地的賑恤使已陸續出發,物資也在陸續調配之中。兒臣還命人在城中張貼告示,鼓勵百姓相互扶持,共渡難關。只是這旱情依舊嚴重,兒臣心中憂慮。兒臣感覺自己就像在黑暗中摸索的行者,找不到方向,不知這旱情何時才是個頭。”他眉頭緊皺,眼神中透露出一絲疲憊與擔憂,這些日子為了抗旱之事,他日夜操勞,不敢有絲毫懈怠。

李泰也不甘示弱,說道:“父皇,兒臣在清查各地府庫之事上已有成效,發現不少可節省之處,已責令官員們即刻整改,將節省下來的錢財用於購買更多的賑恤物資。兒臣還打算組織一些富戶捐款捐物,以解燃眉之急。兒臣這是在挖掘每一處可能的水源,來澆灌大唐這片乾涸的土地。”他眼中閃爍著自信的光芒,似乎對自己的計劃胸有成竹。

李世民聽後,說道:“你們做得都很好。如今唯有等待上天的回應,朕與大唐百姓一同期盼著雨水的降臨。這上天就像一位喜怒無常的老者,真不知何時才肯眷顧我大唐。”

然而,日子一天天過去,天空依舊萬

目錄
神域覺醒?我直接宇宙大爆炸重生之白娘子我來了莊子傳奇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