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1章 魏軍的坑貨扎堆了(第1/2 頁)
“那我軍在左路增加精銳!”何唯斬釘截鐵地說道,“今日我軍雖敗,卻也擊破了夏軍多個軍陣,夏軍疲憊!明日我軍再攻夏軍右路,在右路決一勝負!”
見聞淵沉默,何唯有些著急:“聞帥,末將雖然敗了,但末將不服,夏軍能打的其實不多!”
聞淵這才點了點頭,今日小敗,他並不在意。
此次他一共統帥三萬黑驤鐵騎抵達秦州,今日才不過小試牛刀而已。
“聞帥,下官有話要說。”一邊的幕僚張榮突然開口。
“說吧。”
“誠如何統領所言,今日雖小敗,但無傷大雅,明日再戰,說不定能擊敗夏軍右路。但下官卻看到了夏軍強勢的一面,若一味正面較量,對聞帥您未必有好處。”
“此話怎講?”聞淵疑惑地問道。
“我部即便戰勝韓世忠,必然也損失慘重。”張榮說道,“聞帥您是幽州總督,不是秦州總督,您既要幾百秦州夏軍,以後也還要對抗契丹人和晉軍。不是這一次打完仗,就結束了。北線的危險甚於南線!”
聞淵是武將,打仗在行,但玩政治就未必了。
張榮是他的幕僚,這種關鍵時刻,張榮必然就要站出來為他分析利弊了。
意思是,聞帥啊,您得儲存實力啊!
聞淵卻說道:“此滅夏之關鍵時期,即便損失慘重,也不能退縮!”
“對!不能退縮!”何唯也肯定地說道。
另一個統領喻承也說道:“滅夏關鍵一戰,豈能有退縮之意!”
看得出來他們還是很尊重張榮的,張榮這些年出謀劃策,安排文書工作,都井井有條。
張榮說道:“下官並非要退縮,而且奉勸聞帥全域性考慮,下官也並非勸阻聞帥擊敗夏軍,而是換一種方式!”
“換一種方式?”何唯疑惑道。
“沒錯,若四皇子沒有中途擅作主張留在宋州,我部步兵有三萬虎賁軍,明日只需黑驤軍與虎賁軍配合,夏軍右路必敗無疑!”
說到這件事,張榮語氣中頗有幾分惱怒。
四皇子魏合在關鍵時刻不聽調令,皇帝居然不問責。
“但虎賁軍全部被四皇子留在了宋州,明日與夏軍精銳硬碰硬,我軍步兵未必是對手。所以需要二皇子從北面出奇兵,突襲夏軍左路!打夏軍一個措手不及!”
說到這裡,眾人忽然才意識到還有一個二皇子魏尹。
他的十萬大軍此時在岐山城。
“二皇子在岐山城待了半個月,沒有任何進展,秦州軍都是吃屎的!”何唯怒道,“他們靠不住!”
“但二皇子尚有八千騎兵,若這個時候快速南下,加入戰場,攻擊夏軍左路,必然給夏軍一個措手不及!韓世忠必救左路,屆時我軍再增精銳攻打夏軍右路,使韓世忠左右不能相顧!”
張榮滔滔不絕。
“如此,我軍可以在儲存實力的情況下擊敗夏軍,才有充足的兵力順江東進,兵臨江寧!”
說到這裡,張榮才總結了核心思想:“我軍不是隻打秦州就算了,我們要的是江寧城!是在信陵君之前,拿下江寧城!”
這下兩個統領都沉默了,都覺得張榮說的有道理。
不是打不過夏軍,事實上魏軍雖然兵力少,但戰力強悍,騎兵也多。
但夏軍展露出來的實力,顯然是超出魏軍高層之前的想象的。
加上四皇子魏合那個坑貨把虎賁軍全部留在他那裡了,如此,聞淵要擊敗夏軍,至少要付出相當的代價。
而二皇子魏尹的秦州軍就在岐山城,眼下顯然讓魏尹派兵過來,才是上策!
其實正如李彥所料,聞淵部一旦遇到挫折,就會有其他的想法。
這不是聞淵本人的問題,聞淵本人是一個純粹的軍人。
這是背後其實有政治的巨大慣性思維。
例如聞淵的部將們肯定是不願意在秦州死戰的,畢竟他們是幽州邊軍,以後還有打契丹和晉國的任務。
而魏國的秦州兵馬此時卻不在秦川城,大家遇到一點阻力了,自然想想辦法讓秦州兵馬出來頂著。
當天晚上,聞淵就給二皇子魏尹發了一道軍令。
八百里加急地往北面的岐山城送。
這裡不是魏國地界,八百里加急也不可能有驛站中途換馬,所以兩天之後這封軍令才送到岐山城外的魏軍大營。
這兩日,秦川的魏軍都停戰在休整,並且加強了防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