會員書架
首頁 > 歷史軍事 > 朕忙著一統,沒心思做舔狗 > 第230章 夏主恐慌式北伐,韓世忠潰敗式進攻?大魏贏了!

第230章 夏主恐慌式北伐,韓世忠潰敗式進攻?大魏贏了!(第1/2 頁)

目錄
最新歷史軍事小說: 從霸主尼多王開始傲視群雄水滸:開局買下樑山,造反不招安三國如煙穿成獵戶後我養了未來首輔戲說嬴政天子寧有種乎?我靠加特林打江山星穹鐵道:此生只為知更鳥楊建波唐朝風雲傳奇崩鐵:是藏劍不是魔陰身情牽盛世戀歌家父崇禎不聽勸,開局秒變太上皇祖龍修仙我監國?上朝簽到人物卡人在錦衣衛,開局領悟洗髓經三國:從佃農開始橫推天下!穿越:基建文化到古代穿越紅樓後我竟然六元及第皇帝年少,我從安南開始挽天傾趣翻三國之軍師有奇謀大秦:老六皇子真老六我拔刀造反,你說我是當朝太子?

接下來的戰局走勢與李彥的預想基本一致,甚至很快超出他的預期。

四月初,從韓世忠進入長平郡,長平郡十縣之地,風聲鶴唳。

原本就士氣低迷的魏軍無心抵抗。

四月初八,明遠接到賈政道的命令,將長平郡魏軍撤退到趙州的青巖郡。

這其實是魏崇延的命令。

郾城之戰中,魏軍敗了,且未能損耗夏軍,這意味著夏軍不僅僅士氣高昂,有生力量也充足。

這個時候,長平郡的魏軍都成了驚弓之鳥,一觸即潰。

魏崇延沒有別的選擇。

當然,從這一點,魏崇延向外界透露了一個重要訊號:朕還是相信右相的,秦州大局依然由右相來主持。

至於長平郡南邊的安昌郡,也相當於打包送給了夏軍。

這個時候,最害怕的是趙州諸郡。

韓世忠大軍壓境,只要再突破青巖郡,趙州將成為夏軍的下酒菜。

趙州各郡郡望已經有人開始組織部曲,相互通氣,準備調兵自保。

這又延伸出了一個問題:地方世家武裝與梁京皇帝的不協同,暴露出來的魏國的政治問題。

這個問題可以說是魏國最大的問題。

魏國是世兵制和府兵制相結合的國家,世兵制的兵籍被世家牢牢把握。

世家雖然被削弱,不敢像過去那樣私自發兵,可當局勢一旦進入危機時刻,一些世家就顧不了那麼多規矩了。

而地方上的世家調兵遣將,站在魏國皇帝的視角,到底是對付夏軍,還是想趁此機會壯大自己謀取大魏江山,是值得懷疑的。

即便這些世家真的是為了抵抗可能入境的夏軍,那麼當夏軍退走之後,這些世家還會不會像過去那樣安分?

這裡面牽涉到一個專業的政治學問題:底線共識。

所謂的底線共識,就是多方認可的一條底線。

例如魏國皇帝和公卿高官、地方郡望,一致認為,地方郡望可以保持一定的部曲,但只是為了自保,平時是不能隨便調動武裝的。

這裡自保,也不是真正的自保,而是政治遺留問題。

大周帝國之前的亂世,地方世家被稱作諸侯,財政、軍政、人事一手抓。

大周帝國建立後,開始弱化世家。

但直到大周帝國崩潰之後,世家依然存在,這三百年的亂世,反而讓世家再一次變強。

不過有一個東西的出現,讓世家即便有變強的大環境,也不復當年。

那就是冶鐵技術的提升。

世家是以莊園經濟為基礎存在的,莊園經濟的本質是多人合作耕種。

多人合作耕種是為了最大程度生產糧食。

最大程度生產糧食的目的是為了生存。

人類的本能就是生存和繁衍。

在生產力不發達的年代,個體家庭很難長時間高效地保持多田畝的耕種。

所以莊園經濟其實是時代生產力下的結果,是所有人的共識。

當冶鐵技術大幅度提升,採礦效率也變高,鐵的價格降低,小家庭也有足夠的耕種工具,社會開始變革。

過去的時代,莊園可以收納五千戶。

鐵器大發展之後,莊園最多隻能收一些走投無路的人,將這些人集結起來,形成部曲。

多的有千來戶,少的只有兩三百戶。

部曲減少,世家當然沒有力量在跟京師扳手腕。

可京師也沒辦法短時間內直接消滅所有世家,因為這三百年來,一直在打仗,京師需要兵馬和錢糧。

意味著需要一套高效的動員體系,高效的動員體系的本質是權力延伸到基層發揮作用。

地方權力的結構是世家對民間的影響,他們的兵籍減少了許多,但他們的聲望還在。

底層百姓信他們。

於是,皇帝和世家新的底線共識就這樣達成了。

世家不得隨意擴充部曲,在沒有朝廷詔令的時候,更不能隨意集結兵力。

這種底線共識,在外部威脅不大的時候,可以一直保持。

但當那些世家面臨族滅的威脅的時候,就會被輕易揉碎。

太康七年的秦州之戰就是最好的例子。

趙州十二郡諸多郡望紛紛召集部曲,訊息傳到梁京後,引起了極大的轟動。

一場空前的政治危機開始籠罩魏國。

《梁京日報》的頭

目錄
陰陽天經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