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章 魔法杖的創作與革新(第4/5 頁)
…嗯嗯……
雖然只是憑感覺,但我覺得這個分形圖形似乎有一種“魔法感”。
雖然我並沒有完全理解,但憑藉過去精密加工了數百顆魔法石的經驗,我的“神之手”已經開始感受到分形圖形的吸引力。
我用指尖在資料集的插圖上描繪出正十二面體分形,並在其中發現了某種魔法上的意義。
大日向教授曾提到,魔法語言學中有個叫做“吉田猜想”的理論。
這條由已故吉田助教授提出的“吉田猜想”認為,魔法語言中除了已確認的七種發音不可用的音,還有另外五種未知的發音不可用音。
總共有12種。
至於為什麼能知道這一點,教授並沒有詳細解釋(如果是專業解釋,我恐怕也跟不上),但據說這個猜想相當有可信度,在研究小組中被當作“幾乎接近事實”的假設來對待。
十二種不可發音的音。
十二面體分形。
這兩個數字都與十二相關。難道是巧合,還是必然?
嗯,嗯,開始想得有些亂了。
我似乎只是在憑著想要關聯這兩者的願望,將完全無關的事物聯絡了起來。
不過經過調查、試作和思維實驗,我覺得自己已經觸碰到真理了。
算了,還是直接加工試試,做出一個正十二面體分形吧。
根據資料集插圖來看,這將是一個極其複雜且精細的加工過程,但既然做了也沒什麼損失。
由於這次加工異常複雜,我決定使用目前手中最大且易於加工的格雷姆林——直徑28mm的最大型格雷姆林,這塊來自橫濱火力發電廠的採集物。
一開始加工,我立刻意識到這並不是一件簡單的事。
雖然庫亞諾斯的球形多層加工已經相當複雜,但分形加工更是一個層次。那些結構重複疊加、錯綜複雜的形態,在小心雕刻時讓我感到眼花繚亂,手也開始有些不靈活。
在庫亞諾斯加工時,我可以毫不間斷地進行下去,但這次的分形加工讓我難以集中注意力。我不得不多次休息,用熱毛巾緩解眼睛的疲勞,休息時也讓手得到放鬆。
我製造的三百多根魔法杖並不是白費力氣。
如果沒有經過這些年大量練習讓我眼睛和手變得更加熟練,提升了加工精度,即使是我,也絕對無法完成這種超精密的加工。
如果說從米粒雕刻到大佛算是巧手的初級水平,那麼這次的加工大約得達到100級,真不是誇張,簡直就是那個級別。
隨著集中注意力過度,我逐漸失去了時間的感知,直到終於完成了這項似乎永遠不會結束的精密加工。當我鬆了一口氣,差點跌倒。
“啊,差點……”我嚇了一跳,差點把剛加工好的試作掉落弄壞。
由於施加了分形加工,這塊格雷姆林內部已經變得非常空心,變得非常脆弱。必須小心操作。
稍後我會在空隙中填充樹脂進行加固。即使這次試作失敗,我也打算把它保留下來,作為這段辛苦努力的紀念。
房間角落裡堆積的空便當盒數量顯示,我顯然已經連續加工了整整三天。怪不得這麼困,即使吃得飽,腦袋已經到極限了。
測試完成之後,我就去睡覺吧。真是沉迷加工了。
“啊——!”我一邊搖晃著,一邊舉起分形加工的試作,念起了固有振動數的咒文,但有些不對勁。
白色的光束沒有發射出來,取而代之的是,正十二面體分形在閃爍,規律性地閃爍著。
怎麼回事?發生了什麼?
我雖然期待著什麼,但沒想到真的會發生什麼異常。
一瞬間,睏意消散,我開始檢查這個發生了未知變化的分形。
然而,我一時沒弄明白髮生了什麼!
我用節拍器進行了測量,發現分形的白色閃爍似乎是以規律的週期重複。
但除此之外,我沒有發現更多線索。它沒有變熱,也沒有振動,唯一的現象就是在閃爍。它看起來倒像是可以用作電子顯示屏的設計。
我沒有搞清楚情況,便再次大聲喊了出來。
“啊——!”
這次一喊,白色的細光束飛射而出,擊中了牆上的目標,打在紙質靶子上,卻未能動搖絲毫,彷彿微弱到幾乎消失。
哦!?威力好弱!竟然有這麼大的衰減!我不明白第一次為什麼會出問題,但現在威力明顯衰減了!這不可能吧?!
難道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