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0章 救贖之路(四)(第3/3 頁)
馬庫斯醫生也來報喜:"新的醫療方案已經在所有主要航線上推廣了。明年,我們還要在各個港口建立分診所。"
就在這時,一艘快船帶來了重要訊息:各國代表已經在倫敦簽署了《海上通商互信條約》,這是人類歷史上第一個全球性的海洋法規體系。
"這是開始,不是結束,"李修然說,"接下來的路還很長。"
卡洛琳娜看著他的眼睛:"你決定好了嗎?"
李修然點頭。他早就知道這一天終將到來:"是的,是時候啟程了。"
第二天清晨,"銀角"號舉行了一個簡單而莊重的交接儀式。
李修然將"四海通志"的最後一卷交給了新任院長——那是一位年輕的航海家,來自東南亞,在學院裡展現出了傑出的才能。
"記住,"他對新院長說,"這不是結束,而是一個新的開始。真正的航海家永遠在探索。"
卡洛琳娜也交出了她的重要職務,但她留下了那把刻有神秘紋路的匕首:"這是給下一代的禮物,讓他們記住:任何障礙都可以成為連線彼此的橋樑。"
當天下午,"銀角"號啟航了。
沒人知道這艘傳奇的船要去往何方。有人說看到它駛向了西方落日,有人則聲稱它消失在了東方晨光中。
但這已經不重要了。
重要的是他們留下的遺產——不僅是那些先進的航海技術,更是一種精神:不同的文明可以在理解與尊重中共同進步。
在之後的歲月裡,"海上學院"不斷發展壯大。越來越多的年輕人在這裡學習、研究、創新。他們用知識和智慧編織著一張越來越密的網,連線著世界的每一個角落。
據說在特定的日子,當日月同輝的時候,人們依然能在"天鏡"中看到"銀角"號的身影。它就像一個永恆的符號,提醒著人們:
真正的寶藏不是藏在某個遺蹟中的秘密,而是寫在人類文明共同篇章裡的智慧。
東海分院的圖書館中,至今還儲存著李修然和卡洛琳娜的最後一封信:
"致未來的探索者:
世界永遠比我們想象的更加廣闊。
而連線這個世界的,
不是武力,不是黃金,
而是理解、信任和共同的夢想。
願你們的航程,
如東西交匯的晨星般璀璨"
:()雙子海圖:霸者航路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