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4章 明室危機(第2/6 頁)
道,"而且,臣和鄭芝龍商議過,可以利用他的商路,為京城運送軍需物資。表面上是普通商隊,實際上"
"朕明白了,"崇禎帝目光炯炯,"這確實是個好辦法。但是錢糧從何而來?國庫已經空虛"
"這一點請陛下放心,"李修然早有準備,"臣在東南經營多年,積累了一些財力。再加上鄭芝龍的支援,足以支撐一段時間。不過,臣還有一個更重要的建議。"
,!
"說。"
"陛下考慮過將皇室宗親暫時疏散到江南嗎?"
崇禎帝臉色一變:"你是說"
"這不是示弱,而是未雨綢繆,"李修然解釋道,"臣已經在南京、揚州等地佈置了安全的住處。一旦京城有變,至少能確保皇室血脈的安全。"
就在這時,王承恩急匆匆地進來:"陛下,大事不好!剛收到山西的快馬軍報,李自成部已經攻破了潼關!"
一時間,乾清宮內氣氛凝重。潼關失守,意味著農民軍可以直接威脅京師了。
崇禎帝的手微微發抖:"這麼快"
"陛下冷靜,"李修然沉聲道,"現在最重要的是先穩定軍心。臣建議,立即任命孫傳庭為總督師,統領山西、河南兩地軍務。"
"可是洪承疇"
"正好藉此機會調洪承疇回京,"李修然解釋道,"一來可以顯示陛下對他的信任,二來也能防止他在外被人蠱惑。更重要的是,臣懷疑潼關失守不是偶然。"
崇禎帝立即明白了他的意思:"你是說,有內應?"
"很可能。臣最近從海商那裡得到訊息,有人在秘密運送大量糧草,據說是送往西安。但是"
就在這時,王承恩又帶來一個令人震驚的訊息:錦衣衛發現,東廠的王德化不僅與滿清有聯絡,還與李自成的細作有來往!
"果然如此,"李修然道,"建虜和李自成在暗中勾結。他們想讓我們顧此失彼,首尾不能相顧。"
崇禎帝面色鐵青:"傳旨,立即逮捕王德化!"
"且慢,"李修然急忙道,"此事不宜聲張。臣有一計,可以藉此打亂他們的部署。"
"什麼計策?"崇禎帝問。
"既然王德化與兩邊都有聯絡,不如利用他散佈假情報。"李修然解釋道,"我們可以讓他傳遞訊息,說陛下已經秘密調集了十萬精兵,準備兩路夾擊李自成。"
"可是朝廷哪來的十萬精兵?"
"正是因為沒有,才要這樣做,"李修然露出高深莫測的笑容,"臣已經請鄭芝龍調集了大批商船,明面上是運送海貨,實際上載滿了軍需物資。同時,臣在江南也組建了一支秘密力量。"
"我們要讓滿清和李自成都相信,朝廷暗中積蓄了大量力量。這樣他們就不敢輕舉妄動,會互相猜忌。最關鍵的是,要讓他們相信洪承疇將率領這支力量。"
崇禎帝恍然大悟:"這樣不僅能迷惑敵人,還能讓洪承疇更加堅定立場。"
"不錯。同時,臣建議立即秘密將皇子們送往江南。表面上說是去體察民情,實際上是防患於未然。"
就在這時,王承恩第三次匆忙進殿:"陛下,袁崇煥的家人求見!"
李修然和崇禎帝對視一眼。袁崇煥雖然已經死了多年,但他的冤案一直是朝野上下心照不宣的話題。
"陛下,"李修然輕聲道,"袁崇煥一案,或許正是當前局勢的一個縮影。"
崇禎帝神色黯然。這位天子早已明白,當年處死袁崇煥是個重大錯誤。但為時已晚,這件事也成了他心中永遠的痛。
"他們帶來了一份袁崇煥生前的密信,"王承恩補充道,"說是關於建虜的重要情報。"
李修然心中一動:"可否讓臣先看一看?"
得到崇禎帝首肯後,王承恩將一封泛黃的信件呈上。這封信寫於袁崇煥被害前夕,記載了他對滿清實力的詳細分析,以及一個驚人的預言:滿清最大的優勢不在兵力,而在於他們善於利用漢人內部的矛盾。
"袁大人真是慧眼如炬,"李修然感嘆道,"他在十幾年前就看出了這一點。只可惜"
崇禎帝的手微微發抖:"當年如果聽了他的話"
"陛下,現在不是追悔的時候,"李修然正色道,"這封信反而給了我們重要啟示。建虜和農民軍之所以能夠配合默契,正是因為他們都在利用朝廷內部的矛盾。"
"那該如何是好?"
"臣建議,可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