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0章 滿清談判(第2/5 頁)
然笑了,"湯若望神父曾經給朕講過西方的歷史。那些執著於戰爭的帝國,最終都難逃衰落的命運。"
董鄂妃適時補充:"陛下聖明。現在的世界正在變化,也許我們更應該關注如何讓百姓過上好日子,而不是一味地擴張疆土。"
多爾袞看了看順治帝,又看了看李修然:"如果我們接受這個提議,你們如何保證自己的承諾?"
"我們可以立即展開具體合作,"李修然說,"比如,由馬庫斯醫生幫助建立防疫體系,由艾儒略神父協助改進農業技術。至於貿易方面"
,!
他話音未落,一個侍衛匆匆進來:"報!西伯利亞來報,羅剎人的軍隊正在向東推進!"
多爾袞的表情變了。這正是他最擔心的情況——如果不能在南方速戰速決,北方的威脅將越來越大。
"這正是我們要談的重點,"李修然站起身,走到牆上掛著的另一幅更大的地圖前,"請看這裡。"
他指向西伯利亞廣袤的土地:"羅剎人正在快速擴張,如果我們不採取行動,這片土地遲早會落入他們手中。但如果能把這裡變成一個繁榮的區域,建立起強大的防線,情況就完全不同了。"
"具體說說。"多爾袞來了興趣。
李修然從懷中取出一份詳細的計劃書:"首先,我們可以聯合各部落建立貿易聯盟。這裡有布里亞特人、雅庫特人、鄂溫克人等眾多部族,他們都有自己的特色產品和技能。"
"但這些部族一向難以統一,"索尼提出質疑。
"因為以前沒有給他們足夠的利益,"李修然解釋道,"我們可以建立定期集市,發展皮毛、礦產的加工業,讓每個部族都能在其中受益。同時,引進先進的畜牧技術,改善他們的生活條件。"
他頓了頓,繼續說:"更重要的是,我們可以幫助他們建立自己的學校,保護他們的文化,同時教授他們新的知識。這樣的民族政策,比單純的武力征服更有效。"
順治帝若有所思:"這讓朕想起了湯若望說過的'共存共榮'之道。"
"正是,"湯若望站出來,"陛下,我在歐洲見過太多因民族矛盾導致的戰爭。只有互相尊重、互利共生,才能建立真正的和平。"
這時,董鄂妃突然問:"那南明那邊呢?他們會同意這個安排嗎?"
"已經談妥了,"李修然回答,"朱聿鍵同意與清廷建立正常的外交關係。雙方可以在山海關設立互市,進行貿易往來。他甚至表示願意派遣技術人員,協助開發北方資源。"
多爾袞眼中閃過一絲驚訝:"他們這麼爽快?"
"因為這對各方都有利,"李修然解釋,"南明需要休養生息,清廷需要開拓新天地,而那些遊牧部族需要一個穩定的環境。這是三贏的局面。"
"說說具體的實施步驟吧,"順治帝示意李修然繼續。年輕的皇帝眼中閃爍著智慧的光芒。
李修然展開另一幅詳圖:"第一步,在額爾古納河建立貿易中心。這裡是連線各部族的重要節點,也是抵禦羅剎人的前沿陣地。我們可以利用鄭芝龍的商路,將海上貿易延伸到這裡。"
"有意思,"多爾袞摸著下巴,"繼續。"
"第二步,在各個重要節點建立學堂和工坊。這些地方不僅教授文化知識,還要傳授實用技術。比如,教導部族人使用新式農具,改良牲畜品種,甚至學習簡單的機械製造。"
"這需要大量人才,"索尼指出。
"沒錯,"李修然點頭,"所以我們已經請來了傳教士和工匠。他們不僅帶來技術,還能幫助翻譯各種典籍。同時,我們也會選送當地青年去南方學習。"
這時,一直沉默的忠心王阿濟格突然開口:"但如何保證這些部族不會反叛?"
"用利益紐帶維繫,"李修然解釋,"每個部族都有自己的特長。比如,布里亞特人擅長畜牧,雅庫特人善於尋找礦藏,鄂溫克人是優秀的獵手。我們要做的是幫助他們發展特色產業,讓他們成為這個貿易網路中不可或缺的一環。"
董鄂妃若有所思:"這就像一張大網,每個結點都互相依存。"
"正是如此,"李修然欣慰地看了她一眼,"而且,我們還可以在重要城市設立議事廳,讓各部族參與決策。這樣他們就會真正把這裡當作自己的家園。"
"那羅剎人呢?"多爾袞問出了關鍵問題,"如果他們執意東進?"
李修然的眼神變得銳利:"首先,我們要在戰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