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8章 火炮威力(第1/2 頁)
李雲突然開口道 。
“各位覺得新買的戰船的火炮應該要配備多少?”
說話間 ,他眉頭微皺 。
目光在眾人身上一一掃過 。
雙手背於身後 ,來回踱步 。
似乎在思索著不同火炮配備數量所帶來的利弊 。
宋應星手撫鬍鬚 。
微微低頭沉思片刻後 。
上前一步說道 :“將軍 ,依我之見 。
此戰船規模宏大 ,若是配備五十門火炮較為妥當 。
可其中三十門為千斤重的重型火炮 。
用於遠端攻擊 ,其威力巨大 。
可在遠距離對敵軍戰船造成重創 。
另外二十門則為輕型火炮 。
用於近距離防禦和靈活打擊 。
如此搭配 ,既能保證火力的覆蓋範圍 。
又不會影響船隻的穩定性 。”
宋應星一邊說著 。
一邊用手在空中比劃著不同火炮的擺放位置和攻擊範圍 。
錢思籌聽後 ,輕輕點頭表示贊同 。
隨即也開口道 :“宋先生所言極是 。
不過我認為還可根據戰船的具體用途和作戰場景稍作調整 。
若此戰船主要用於遠洋作戰 。
面對敵方大型艦隊時 。
重型火炮的數量可適當增加至三十五門 。
以增強遠端打擊能力 。
畢竟在廣闊的海域上 ,遠距離的火力壓制至關重要 。
而若是多用於近海防禦或遭遇小規模敵軍時 。
輕型火炮的數量可增加至二十五門 。
這樣在近距離的交戰中能夠更加靈活地應對各種突發情況 。”
錢思籌雙手交疊於胸前 。
目光堅定地看著李雲 。
闡述著自己的觀點 。
其他將領也紛紛發表自己的看法 。
一位將領站出來 ,抱拳道 :“將軍 ,末將以為 。
火炮數量並非越多越好 。
還需考慮戰船的承載能力和火炮的操作空間 。
若配備過多火炮 ,可能會導致戰船過於沉重 。
影響航行速度和機動性 。
且在作戰時 ,過多的火炮也需要更多計程車兵來操作 。
這對船上的人員調配也是一個挑戰 。
因此 ,我建議火炮數量應控制在四十門左右 。
其中重型火炮二十五門 ,輕型火炮十五門 。
這樣既能保證戰船的綜合作戰能力 。
又能兼顧其他方面的因素 。”
另一位將領則提出了不同的看法 :“將軍 。
從戰術層面考慮 ,我們還需根據敵軍戰船的火炮配備情況來做出相應調整 。
若敵軍戰船火炮數量較多且威力較大 。
我們則需增加重型火炮的數量 。
以增強我方的火力對抗能力 。
若敵軍戰船側重於機動性和靈活性 。
我們則應適當增加輕型火炮的數量 。
以便在近距離的追逐和躲避中佔據優勢 。
所以 ,具體的火炮配備數量還需根據實際作戰情況靈活決定 。”
這位將領一邊說著 。
一邊用手在桌上的地圖上指點著 。
模擬著不同的作戰場景 。
李雲認真地聽著各位將領的意見 。
時而微微點頭 。
時而陷入沉思 。
待眾人說完後 。
他停下踱步 。
站定在議事廳中央 。
緩緩說道 :“各位的意見都有其道理 。
我們需綜合考慮戰船的各項效能 、作戰用途以及敵軍的情況來確定火炮的配備數量 。
此事不可倉促決定 。
還需進一步商討和研究 。
制定出最為合適的方案 。”
李雲身姿挺拔地佇立在戰船指揮艙內 。
海風透過舷窗吹拂著他的衣袂 。
他緊鎖眉頭 。
目光深沉地凝視著遠方的海面 。
良久 ,緩緩轉身 。
面向齊聚一堂的眾將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