會員書架
首頁 > 歷史軍事 > 穿越明末,要怎麼逆天改命 > 第186章 鄭家

第186章 鄭家(第2/2 頁)

目錄
最新歷史軍事小說: 當我在火影成為空律朱標重生改寫大明歷史穿越之我在明朝開藥房天啟新篇粉絲建言重塑大明火影之秋道長風JOJO:喬舟的奇妙冒險大秦:我說我不當宰相,扶蘇非要封我為王!我打羅馬?真的假的?斬神:藍染模板,我將立於天上!娘子別怕,夫君助你成神水滸:我武大郎,反了!斬神:我史萊姆,開局吞噬鬼面王廢柴趣妻灰太狼和紅太狼之穿梭各種世界幻界逆途之王者歸來戰錘:我是唯一擁有靈魂的死靈白話三俠五義戰國之燕歌我孔聖唯一子孫,你問我懂論語嗎四合院:開局獲得八極拳暴打禽獸

看看是否有解救被俘族人的機會和辦法。同時,傳令下去,加強我們在福建沿海的防禦力量,提高警惕,以防萬一。” 眾人聽了鄭芝龍的話,雖然心中依舊對平戶藩的損失感到憤憤不平,但也都明白此刻的局勢嚴峻,只能無奈地默默點頭表示同意。這場突如其來的變故,讓鄭家陷入了前所未有的困境之中,家族的未來命運也如同海上漂泊的孤舟,在這風雲變幻的局勢下,變得難以捉摸、撲朔迷離起來。 在接下來的日子裡,鄭家上下按照鄭芝龍的安排,有條不紊地展開了各項行動。派出的密探們喬裝打扮,混入往來的商隊和人群之中,小心翼翼地向著平戶藩和威遠公的勢力範圍滲透。他們利用鄭家在海上貿易中積累的人脈關係,四處打聽訊息,試圖揭開這場襲擊背後的真相,以及被俘族人的下落。 而福建沿海的鄭家船隊和防禦據點也進入了高度戒備狀態。瞭望塔上的哨兵們日夜堅守崗位,警惕地注視著海面的一舉一動,一旦發現有任何可疑的船隻靠近,便立即發出警報。港口內的戰艦也都進行了全面的檢修和補給,隨時準備應對可能出現的突發情況。 鄭森則主動請纓,帶領一支精銳的小隊,秘密前往威遠公的轄區附近,試圖從側面瞭解威遠公的下一步行動計劃和他對鄭家的態度。鄭森深知,在這樣的關鍵時刻,準確的情報對於鄭家的決策至關重要。他憑藉著自己的機智和勇敢,巧妙地避開了威遠公的巡邏隊伍,與一些當地的漁民和商人建立了聯絡,從他們的口中收集到了不少有用的資訊。 隨著時間的推移,各種情報逐漸匯聚到了鄭家的府邸。從密探們帶回來的訊息來看,威遠公此次襲擊平戶藩似乎並非僅僅針對鄭家,而是有著更為深遠的戰略意圖。他似乎在謀劃著一場針對整個大明海疆的佈局調整,旨在加強大明對海外貿易的控制和對海盜勢力的打擊。而鄭家在平戶藩的勢力,恰好處於他的計劃範圍之內,因此遭到了牽連。 至於被俘的鄭家族人,他們被關押在威遠公轄區內的一處秘密營地中,受到了嚴密的看守。但據傳言,威遠公並沒有對他們施以重刑,而是採取了一種相對溫和的看管方式,似乎在等待著鄭家的反應,或者是有著其他的打算。 鄭芝龍召集家族成員,再次齊聚大廳,共同商討應對之策。這次,大廳內的氣氛雖然依舊緊張,但相較於之前的憤怒與衝動,更多了一份冷靜與理智。 “根據我們目前所掌握的情報來看,威遠公此次行動並非針對我們鄭家一家,而是有著更為複雜的背景和目的。”鄭芝龍神色凝重地說道,“但我們的族人被俘,這是我們必須要解決的問題。森兒,你此次外出打探,可有什麼想法?” 鄭森微微點頭,站起身來,向眾人行了一禮,然後說道:“父親,諸位叔父兄長,從目前的情況來看,我們直接與威遠公對抗顯然是不明智的。我認為,我們可以嘗試與威遠公進行接觸,表達我們對大明的忠誠和對此次事件的態度,同時請求他釋放被俘的族人。當然,我們也需要做出一些姿態,比如主動配合威遠公在海疆的一些合理安排,以顯示我們的誠意。” 鄭森的話引起了眾人的一陣議論,但大多數人都覺得他的建議雖然有一定的風險,但不失為一種可行的辦法。畢竟,在這樣的局勢下,透過和平談判解決問題,總比刀兵相見要好得多。 鄭芝龍沉思片刻,最終點頭同意了鄭森的建議:“好吧,森兒,此事就交由你去辦。你挑選幾個能言善辯、沉穩可靠的人,與你一同前往威遠公處。記住,一定要小心謹慎,不可意氣用事。我們鄭家的未來,就看你這次的行動了。” 鄭森領命而去,他深知此次任務的艱鉅性和重要性。但他毫不畏懼,心中懷著對家族的責任感和使命感,毅然踏上了前往威遠公處的征程。他知道,這是一場關乎鄭家命運的談判,也是他展現自己才能和智慧的機會。他必須全力以赴,為鄭家爭取一個相對有利的未來…… 在這場海疆風雲的洗禮下,鄭家在困境中掙扎求存,努力尋找著那一絲曙光。他們的每一個決策,每一次行動,都如同在波濤洶湧的大海中航行的船隻,小心翼翼地避開暗礁與風暴,向著未知的前方緩緩前行。而鄭森,這位鄭家的年輕才俊,也在這一系列的事件中逐漸嶄露頭角,成為了鄭家在這艱難時局中的希望之星,引領著家族在歷史的洪流中努力尋找著新的方向和出路,至於鄭家能否在這場危機中成功化解困境,實現家族的復興與發展,一切都還是未知數,唯有時間和他們自己的努力,才能給出最終的答案……

:()穿越明末,要怎麼逆天改命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

目錄
快穿:套路那個主神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