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0章 合作專案的波折與四合院的團結(第1/2 頁)
第二百一十章:合作專案的波折與四合院的團結
自打傻柱和婁曉娥決定投身大領導提議的美食推廣合作專案,生活便好似上了發條,一刻都不得閒。每天天還沒亮,傻柱就騎著那輛哐當作響的老腳踏車,穿梭在城市的大街小巷,奔赴與各地美食專家、廚師約定的地點。婁曉娥則留在餐廳,對著滿桌的資料仔細研讀,試圖從字裡行間挖掘出美食融合的靈感。他們一心想著把各地特色美食巧妙融入自家餐廳的菜品,讓食客們在這兒就能嚐遍大江南北的味道,可真正上手才發現,這事兒比想象中難太多了。
就拿把四川麻辣風味菜品融入選單來說,那可真是費了一番周折。四川菜以麻辣鮮香聞名遐邇,對辣椒和花椒的品質、用量要求極高。傻柱特意按照從四川大廚那兒討來的資料配方,選用從四川直採的辣椒和花椒,滿心期待能做出地道的四川味。可當第一盤成品端上桌,大家一嘗,都皺起了眉頭。雖說賣相看著還不錯,紅亮的辣椒油裹著鮮嫩的食材,可味道卻差了那麼一大截。
廚師們圍坐在後廚的長桌旁,對著那盤 “問題菜”,你一言我一語地討論起來。“我瞅著是不是這辣椒的炒制火候不對呀?” 年輕的小張廚師率先打破沉默,他剛從烹飪學校畢業不久,滿腦子都是新點子。傻柱聽了,眉頭擰成個疙瘩,沉思片刻後說:“有這可能,咱再試試,先把辣椒用小火慢慢炒出香味,再加大火候快炒,說不定能行。” 於是,大家又忙活起來,廚房裡再次響起鍋碗瓢盆的碰撞聲。
這一次,辣椒的香氣倒是撲鼻而來,瀰漫在整個後廚,可麻味卻怎麼都不夠濃郁。傻柱急得直撓頭,額頭上冒出細密的汗珠。婁曉娥在一旁看著大家忙得焦頭爛額,自己也心急如焚。她在廚房一角來回踱步,突然眼睛一亮,像是想到了什麼好主意,快步走到傻柱身邊說:“柱子,咱們咋沒想到請一位四川本地的廚師來指導呢?人家肯定更懂正宗的做法。” 傻柱一聽,猛地一拍大腿,興奮地說:“對啊,我這腦子!還是曉娥你機靈。”
接下來的幾天,傻柱和婁曉娥四處託人打聽,打了無數個電話,終於聯絡上一位在川菜領域頗有名氣的李師傅。李師傅一到餐廳,就一頭扎進後廚,仔仔細細檢視食材和烹飪過程。他拿起一把辣椒,放在鼻子下聞了聞,又檢查了鍋裡的熱油,然後不緊不慢地開口:“你們這問題可不止一處,辣椒和花椒的處理方式有偏差,調料的搭配也不夠精準。” 說著,李師傅親自上手示範,從辣椒的精挑細選,到下鍋時的油溫把控,再到各種調料的精確配比,每一個步驟都講解得細緻入微。傻柱和廚師們圍在一旁,眼睛都不敢多眨一下,生怕錯過任何一個關鍵細節。在李師傅的耐心指導下,經過多次嘗試,大家終於做出了正宗的四川麻辣風味菜品,那濃郁醇厚的味道一出來,整個廚房都沸騰了。
解決了菜品融合的難題,新的挑戰又風風火火地來了。合作專案要求在短時間內籌備一場大型的美食展示活動,這對餐廳的人力、物力都是一場巨大的考驗。傻柱和婁曉娥每天都像陀螺一樣轉個不停,一邊要安排員工準備活動所需的海量食材和精美餐具,一邊還要協調場地佈置、宣傳推廣等繁雜事宜。
就在他們忙得腳不沾地的時候,四合院那邊也出狀況了。四合院的公共水井年久失修,最近頻繁漏水,清澈的井水不斷往外冒,不僅浪費了大量寶貴的水資源,還把院子裡弄得溼漉漉的,嚴重影響了鄰居們的日常生活。易中海趕忙召集大家在院子裡開會,商量解決辦法。
“這水井可得趕緊修修了,再這麼漏下去,咱們這院子都快成池塘了。” 易中海皺著花白的眉頭,一臉焦急地說道。劉海中也在一旁附和:“是啊,可修水井得花錢,這錢從哪兒出呢?” 眾人聽了,都陷入了沉默,你看看我,我看看你,一時都沒了主意。
這時,傻柱站了出來,大聲說道:“我看這樣,咱們每家出點錢,先把水井修好。我餐廳最近生意還不錯,我多出一些。” 許大茂也跟著表態:“我也出一份,大家都是鄰居,這事兒不能光靠傻柱一個人。” 其他鄰居紛紛點頭表示贊同,你五十,我三十,不一會兒就湊齊了修水井的錢。
傻柱馬不停蹄地找來了專業的維修工人,對水井進行全面的檢修和維護。維修過程中,鄰居們也都自發地過來幫忙。男人們挽起袖子,幫忙搬工具、遞材料;女人們則燒好熱水,端來點心,給幹活的人補充體力。大家齊心協力,有說有笑,讓維修工作進展得十分順利。
在餐廳這邊,美食展示活動的籌備工作也在緊張有序地進行著。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