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4章 榮耀之後的新局與四合院暗流(第1/2 頁)
第二百一十四章:榮耀之後的新局與四合院暗流
美食節載譽而歸,傻柱的餐廳瞬間名聲大噪,成了城中食客們趨之若鶩的熱門打卡地。每天清晨,餐廳還沒開門,門口就已經排起了長隊,食客們或是熱切交流著對美食的期待,或是不時踮起腳尖望向店內,迫切之情溢於言表。
傻柱和婁曉娥忙得腳不沾地,既要應對激增的顧客需求,又要思考如何借這股東風,讓餐廳更上一層樓。婁曉娥整日坐在辦公桌前,對著賬本和各種檔案,仔細核算著成本與收益,同時策劃著一系列的營銷活動,希望能進一步擴大餐廳的影響力。傻柱則一頭扎進廚房,帶領廚師團隊研發新菜品,力求在保持傳統風味的基礎上,不斷推陳出新,滿足食客們日益挑剔的味蕾。
這天,傻柱正和廚師們在廚房忙碌,大領導突然打來電話,說有一位國外的美食專家對傻柱的餐廳很感興趣,近期要來參觀交流,這可是把餐廳推向國際舞臺的絕佳機會。傻柱掛了電話,既興奮又緊張,興奮的是餐廳能得到國際認可,緊張的是怕稍有差池,辜負了這份信任。他立刻和婁曉娥商量,決定全方位升級餐廳的菜品和服務,給這位外國專家留下深刻印象。
而在四合院這邊,看似平靜的生活下卻湧動著暗流。美食節的獎金髮下來了,雖然獎金不多,但怎麼分配卻成了問題。許大茂覺得自己設計展位功勞最大,理應拿大頭;秦淮茹和秦京茹則認為她們在食材準備和現場幫忙方面也付出了不少,不能少分;易中海、劉海中和何大清等人也覺得自己在解決問題、維護秩序上出了力,都有自己的道理。
大家圍坐在院子裡,你一言我一語,爭論不休。許大茂漲紅了臉,大聲說道:“要不是我設計的展位那麼吸引人,能有那麼多人來光顧嗎?這獎金我至少得拿一半!” 秦淮茹也不甘示弱,回應道:“你設計展位重要,我們準備食材就不重要啦?天天起早貪黑去市場挑選,累得腰痠背痛,少了我們,你們拿什麼做菜?” 劉海中也在一旁附和:“就是,我和一大爺、何大清在現場幫忙維持秩序,也出了不少力,這獎金可不能隨便分。”
就在大家爭得面紅耳赤的時候,閻埠貴站出來,清了清嗓子說:“依我看,咱們得按貢獻大小來分。這樣吧,大家把自己在美食節的工作和付出都列出來,咱們一項一項地評估,再確定獎金分配比例。” 眾人聽了,覺得有點道理,於是紛紛開始回憶自己在美食節期間的所作所為。
小當和棒梗兒看到大人們在爭吵,嚇得躲在一旁,不敢出聲。小當小聲對棒梗兒說:“他們怎麼吵起來了?不就是一點獎金嗎?” 棒梗兒搖搖頭,也一臉疑惑:“我也不知道,大人的事兒真複雜。”
經過一番討論和評估,大家還是沒能達成一致意見。氣氛變得越來越緊張,甚至有幾個人差點吵了起來。這時,聾老太太拄著柺杖走了出來,她咳嗽了幾聲,說道:“都別吵了!就為了這點獎金,至於嗎?大家都是鄰居,一起努力才得了獎,怎麼一提到錢就變了樣?” 眾人聽了,都羞愧地低下了頭,場面暫時安靜了下來。
回到餐廳,傻柱和婁曉娥為了迎接外國專家,對餐廳進行了全面的佈置。他們重新裝修了餐廳的包間,換上了具有中國傳統特色的傢俱和裝飾品;還專門請了一位翻譯,確保交流順暢。廚師們則日夜苦練,對每一道菜品的色香味進行反覆打磨,力求做到極致。
外國專家來訪的日子到了,他一走進餐廳,就被濃郁的中國文化氛圍所吸引。傻柱和婁曉娥熱情地迎接他,帶領他參觀廚房、包間,詳細介紹餐廳的歷史和特色。在品嚐菜品時,外國專家對每一道菜都讚不絕口,尤其對傻柱融合了傳統與創新的烹飪手法表示欽佩。他一邊品嚐,一邊豎起大拇指,用不太流利的中文說:“這是我吃過最美味的中國菜,你們的廚藝和文化讓我大開眼界。”
在交流過程中,外國專家還提出了一些寶貴的建議,比如在菜品的擺盤上可以更加註重藝術性,在服務上可以增加一些文化講解,讓外國顧客更好地瞭解中國美食背後的文化內涵。傻柱和婁曉娥認真記錄下每一條建議,心中充滿了感激。
而在四合院,獎金分配的問題還是沒有解決。許大茂越想越氣,覺得自己的功勞被忽視了,於是他決定去找大領導評理。他來到大領導的辦公室,把事情的經過一五一十地說了出來,希望大領導能主持公道。大領導聽後,沉思片刻,說:“獎金分配固然重要,但更重要的是大家的團結。你們一起努力取得了榮譽,這是值得驕傲的事情。我建議你們再坐下來好好商量,不要因為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