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3章 生活的成長(第1/3 頁)
第二百五十三章:生活的成長
京城的春天,宛如一位溫婉動人的仙子,邁著輕盈的步伐,帶著蓬勃的生機與無限的希望,悄然降臨在這片古老的土地上。街邊的柳樹像是被施了魔法一般,嫩綠的新芽從乾枯的枝頭中鑽了出來,細長的柳枝在輕柔的微風中悠悠地搖曳著,彷彿是一位位婀娜多姿的少女,正用優美的舞姿訴說著春天的故事。桃花、杏花也不甘示弱,它們競相綻放,紅的似火,熱烈而奔放,彷彿要將整個春天點燃;粉的如霞,浪漫而溫柔,給這個季節增添了一抹夢幻的色彩;白的像雪,純淨而潔白,宛如天使灑落在人間的花瓣,將整個京城裝點成了一幅如詩如畫的美景。然而,在這一片生機勃勃的美好景象中,傻柱、婁曉娥以及四合院的眾人,卻各自遭遇了生活拋來的新挑戰。
傻柱和婁曉娥為了春季菜品的推出,忙得腳不沾地,彷彿兩隻不知疲倦的陀螺。天還未亮,傻柱就已經穿梭在熙熙攘攘的菜市場中,他的眼神專注而堅定,在琳琅滿目的食材中仔細甄別著。他拿起一根春筍,輕輕捏了捏,感受它的質地,判斷其鮮嫩程度;又將鼻子湊近香椿,深深吸上一口,仔細辨別那香氣是否濃郁純正。每一根春筍、每一把香椿,都承載著他對美食的執著和對顧客的誠意。回到餐廳後,他便一頭扎進廚房,那狹小的空間瞬間成為了他的戰場。爐灶上的火苗歡快地跳躍著,鍋碗瓢盆碰撞出清脆的聲響,他不斷地嘗試將春筍與五花肉一起燉煮,精心調整著火候和調料的用量,只為讓春筍充分吸收肉的醇厚香味,同時又能完美保留自身的鮮嫩口感。在炒制香椿炒蛋時,他小心翼翼地加入少許火腿丁,滿心期待著能為這道傳統菜品增添獨特的口感層次。
婁曉娥則在餐廳前臺忙碌得不可開交,她那靈動的雙眼時刻關注著餐廳的每一個角落。她坐在桌前,手中的畫筆在紙上快速地舞動著,精心設計著春季菜品的宣傳海報。海報上,色彩鮮豔的春筍和香椿彷彿在向顧客招手,“春日嚐鮮套餐” 幾個大字格外醒目,吸引著人們的目光。為了吸引更多顧客,她還親自制定了詳細的推廣方案,積極與顧客溝通,瞭解他們的需求和反饋。
然而,理想很豐滿,現實卻很骨感。就在他們滿心期待著新菜品能夠大獲成功時,顧客口味差異的問題如同一堵高牆,橫在了他們面前。一位戴著眼鏡的中年顧客皺著眉頭說:“這春筍五花肉燉菜,味道是不錯,可就是太油膩了,春天還是想吃點清淡的。” 還有一位年輕的女士也提出了自己的看法:“這香椿炒蛋裡火腿味太濃了,都吃不出香椿原本的清香了。” 聽到這些反饋,傻柱和婁曉娥的心裡像被潑了一盆冷水,有些失落,但他們骨子裡那股不服輸的勁兒卻被激發了出來。
“柱子,看來咱們還得再調整一下菜品的口味。” 婁曉娥輕聲說道,眼神中透露出堅定和信任。
傻柱重重地點了點頭,語氣堅定地說:“嗯,我再琢磨琢磨,一定得做出讓顧客滿意的味道。”
於是,傻柱開啟了新一輪的 “美食探索之旅”。他減少了春筍五花肉燉菜中的五花肉用量,還特意加入了白菜、豆腐等清爽的蔬菜,讓菜品的口感變得更加清爽可口。在炒制香椿炒蛋時,他嚴格控制火腿丁的用量,力求突出香椿的原汁原味。一次又一次的嘗試,一次又一次的調整,終於,新菜品得到了顧客們的認可和誇讚。餐廳裡的生意逐漸紅火起來,歡聲笑語迴盪在每一個角落。
四合院這邊,隨著春天的氣息愈發濃郁,大家那顆渴望親近大自然的心也開始蠢蠢欲動,紛紛計劃著一起去郊外踏青。易中海站在院子中央,扯著嗓子喊道:“大夥都過來,咱一起商量商量這踏青的事兒,到底去哪兒,咋安排。” 眾人聞聲,紛紛圍攏過來,你一言我一語地討論起來。
秦淮茹笑著提議:“咱們可以去東郊的森林公園,我聽人說那兒有大片大片的草地,還有漫山遍野的花海,特別適合踏青,拍照也好看。” 這個提議一出口,立刻得到了大家的一致贊同,大家的臉上都洋溢著期待的笑容。
可沒想到,在費用分擔上,卻出現了分歧。劉海中雙手背在身後,邁著方步,一本正經地說:“我覺得應該按照家庭人口數量來分擔費用,人口多的家庭,用的資源也多,自然得多分擔一些。” 他的兒子劉光天在一旁附和道:“就是,咱們家人口多,要是和人口少的家庭出一樣多的錢,那多不公平。”
閻埠貴卻不這麼認為,他扶了扶鼻樑上的眼鏡,慢條斯理地說:“我覺得應該按照家庭經濟條件來分擔,經濟條件好的家庭,多分擔一點也是應該的,這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