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六章 街知巷聞(第1/2 頁)
李孜省跟皇帝上報災異,雖然皇帝沒明面上表揚,卻讓競爭對手鄧常恩吃癟,突顯了自己身為大明第一神棍的風采,一時志得意滿。
這天他正在家中養花弄鳥,卻被告知閣老劉吉上門求見,李孜省只能收拾心情出來相見。
劉吉乃正統十三年進士,曾參與編撰《寰宇通志》、《大明一統志》、《英宗實錄》、《文華大訓》等典籍,曾為英宗及當今天子朱見深講讀經史,資歷極為深厚。
成化十一年,劉吉入閣,那會兒當今天子已荒怠政務,閣臣和各部尚書都尸位素餐,不幹正事,民間很快便有了“紙糊三閣老,泥塑六尚書”的說法。而“紙糊三閣老”中,劉珝能力稍稍優於萬安和劉吉,曾痛罵萬安“負國無恥”,萬安便和劉吉聯手陷害劉珝,但表面上還裝出搭救他的樣子。去年九月,劉珝被迫致仕,由此萬安、劉吉在朝中地位越發穩固。
劉吉有著一張看起來忠厚老實的四方臉,平時不苟言笑,走到哪兒都是一副老成持重的模樣,不料見到李孜省後,臉上卻笑得跟花兒一樣,拱手道:
“見過李國師……據聞國師通曉天意,竟能讖言地動之事,本官聞聽後深感天師道行深厚,特地前來恭賀。”
“你說什麼?”
李孜省聞言皺眉。
從官職上來說,劉吉乃內閣次輔,遠比李孜省的通政使級別高多了,畢竟李孜省的禮部右侍郎的職務系掛職,非實缺。
但從朝中地位來說,劉吉卻遠不及李孜省。
因為當下李孜省雖然只是通政使,卻做著吏部尚書的差事,朝中大小官職的委派基本都要透過李孜省,而朝中傳奉官的任命,李孜省更是可以一言而決。
劉吉當天就是聽說李孜省幹了一件非常牛逼的事情,居然敢預測地動,時間地點次數都挑明瞭,前無古人恐怕後也無來者,所以特地前來巴結和奉承,誰知拍馬屁拍到馬蹄上去了。
劉吉不解地問道:“莫非傳言有虛?”
李孜省心下驚駭莫名,問道:“此事你是從何得知?”
顯然李孜省也不想讓這件事傳揚開,在他看來,跟皇帝彙報並沒什麼了不起,因為訊息只是小範圍內傳播,回頭無論寧夏地震是否發生他都容易收場。
知道的人越多,事情鬧得越大,越容易翻船。
劉吉道:“這兩日朝中上下都在談論此事,臣僚每當提及,都嘖嘖稱奇,天下方士那麼多,像李侍郎這般有擔當、有魄力,且有如此神通者,實在是亙古僅見。
“李侍郎,在下其實也想知曉,您是如何推算出遠在數千裡外的寧夏會有地動發生?莫非……真有鬼神莫測之能?”
李孜省咬牙道:“定是姓鄧的興風作浪。”
“啊!?”
劉吉聽到李孜省答非所問,不由驚訝地問道,“莫非傳言不實?乃有人假李侍郎之意胡說八道?那可真是……”
李孜省一臉惱恨之色:“我的確在陛下面前提及寧夏將有地震發生,但情況不像你所聽到的那麼簡單,背後因由一時說不清楚。”
“那可真是……”
以劉吉久歷宦海的經驗,以及他對人情世故的瞭解,大概看出來了,李孜省對於什麼寧夏地震根本就沒多少自信,大概只是信口胡謅,在皇帝跟前博出位,卻被有心人故意把事傳揚開,藉此鬧大,讓李孜省不好收場。
李孜省黑著臉問道:“不知劉閣老在西北可有人脈?”
劉吉當即明白過來,李孜省是想拉著他一起作假,急忙道:“沒有,沒有,老朽一直在中樞為官,從不結黨,自然也沒什麼門生故舊,至於西北之地更是無人可用。
“至於寧夏……哎呀,若真有地動發生,那事情肯定小不了,朝廷既知有災禍發生,應當提前做出應對,通知地方官府做好防震救災工作才是。老朽還有旁的事,請恕不能久留……告辭,告辭。”
……
……
京師,崇文門內,徽州商館。
秦掌櫃乘坐馬車抵達,見過商館內的管事後,她便住到了距離商館不遠的一棟民宅內。
宅院從外看很不顯眼,但進去後卻別有洞天,即便已是寒冬臘月,小院內仍舊可見連片綠色,亭臺樓閣、假山奇石應有盡有。
“東主,這是剛從黃山運來的一方奇石,花費了很大的人力物力,這也是為了讓您在京師也能有置身家鄉之感。那邊還有朱門外宋家送來的竹蘭等物,很多都是新添設的景緻,您給掌掌眼。”
京師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