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章 治療方案(第3/3 頁)
精美的盒子,看起來很貴重的樣子,隨後,劉國醫配合著將徐老爺子放在輪子上,跟隨福特斯霖等人一起進入了玻璃隔牆後面的會診室內。留在會診室外的一眾人內心既焦急又忐忑的觀察著前方的大螢幕,螢幕上此時正實時現示著會診室內的情況,只見推進去的徐老頭又被轉移到一張醫療檢測床上,分別在手腳腕處夾上鍊接儀器的線路,福特斯霖和兩名小護士有條不紊的為徐老做著檢查前的準備工作,從相互的配合熟練度來看,沒有個幾百臺手術或者是檢查是不可能有如此的默契。
其實,這一次福特斯霖之所以如此自信,是因為他帶來了一款美國新研發的醫療機器人,該機器人比正常米粒還要小几十倍,是肉眼很難發現的。依靠注射方式把機器人推送到人體的血管中,此時機器人就會和旁邊的儀器連結,傳輸和顯示人體內的一切狀況,大大提高了透過電磁波來診斷的準確率,在美國,雖然這項技術和裝置已經在相關媒體發表過,但還未配備到醫院使用,而福特斯霖憑藉著個人的光環影響力,已經打著試驗的名義,精準的為幾十名患者查出以往普通裝置無法發現的病灶。
而且該機器人在福特斯霖的反覆實驗下,並親自參與了改良,如此把機器人的效能更是提高不少,同時也開發了一些新的功能,比如說可以在血管中完獨立完成血栓的清除,甚至是毛細血管的自鎖縫合等高難度手術,像徐老爺子的病原狀況就是“三高”所導致的,如果說是普通的“三高”利用福特斯霖的微型機器人說不定可以試試,短期內是有一些改善,但要說完全根除“三高”對身體的危害,別說微型機器人了,就是全球的頂尖醫療專家都沒能解決這個問題,而難就難在徐老爺子的身體他不是普通的“三高”。
在徐老爺子後背正對心臟位置處,至今仍有一塊彈片沒有取出,也正因為這一塊彈片距離心臟太近,又壓迫著去往心臟的一條動脈血管,手術風險極高,所以隨著年齡的增長,壓迫的後遺症越來越突出和嚴重。
其實,福特斯霖在檢視徐老爺子的x光片時也發現了這一塊彈片,但是對自己以及機器人充分自信的福特斯霖來說,自然有他的一套處理方案。
時間一分一秒的過去了,在經過各種先進儀器的檢查下,三個小時後,福特斯霖終於制定出了一套微型手術治療方案。
此時,一直等候在會診室外的人們個個露出期盼已久的眼神望著走出來的福特斯霖,希望第一時間能從他臉上讀取表情變化,這時,一直護在門口的徐志軍關切的問道:
“醫生,有好的治療方案嗎?”
“哦,徐,你放心,方案已經制定好了,待會兒我會把我的治療方案與大家分享,如果家屬同意並簽字的話,隨時可以進行方案治療。”
“那太好了,那就和我們嗯說說你的答案吧。”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