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2章 大隊工作得到好評,羅邁升職有望(第2/3 頁)
子。如果讓他們插手,樟木大隊又會重回口號時代,平化書記說:“黎主任,高嶺縣給予樟木大隊支援,省裡給予表揚。但是樟木大隊工作應該以大隊支部為主,畢竟他們更加熟悉新農村建設的內涵,等他們運作成熟,形成機制後,再推廣到全縣試點。”
平化書記的話,提醒了直用書記,他對羅邁講:“老羅,你要多跟支部成員商量,儘快把你們的建設經驗形成機制,爭取做全省典型。”
,!
在兩位書記認可和定性下,樟木大隊成為典型是板上釘釘的事。可羅邁還沉浸在直用書記要重用他的話裡。
不好明著叫醒羅邁,劉正茂只能示意古大仲發言。
古大仲:“感謝領導對樟木大隊的關懷,我們一定不辜負領導厚望,爭取把樟木大隊建設成更美好的社會主義新農村。”
劉正茂:“領導們,現在已到午餐時間,請領導移步,嚐嚐我們的富硒食物。”
外面,來參會的嘉賓和社員已經在餐桌旁就坐。只等領導們入席就開始上菜。
入席前,平化書記想上衛生間,因學校衛生間是新蓋的,衛生條件好很多,馬會計陪同平化書記到學校那邊走。
參加酒宴人數太多,不但分兩次開席,還在幾塊地方擺酒席。正好學校這邊擺了十桌。
偶然,可能也是天意,平化書記上完廁所出來,看到一個熟人,曾經還是他的領導。以為自己眼花,他停住腳步,仔細看,沒錯就是他,坐在社員中間吃席?
那人開始坐在餐桌上跟社員隨意聊天,在平化書記看向他這邊時,非常巧合互相對視了一眼,然後馬上把臉偏向另一方。
平化書記走向那人,問:“你是?”
那人回答:“我叫王一分。”
平化書記一楞,馬上會意,然後說:“你辛苦了。”王一分是老王做地下工作的化名,正好平化書記也在江南做過地下工作,知道老王這個化名。
給自己報化名,代表老王不想平化書記跟自己相認,平化書記尊重老王的決定,隨馬會計回主桌。
這個小插曲被馬會計看到,記在心裡。
會餐後,文藝匯演正常當司樂伊唱完第四首《歌唱祖國》,現場氛圍達到文藝匯演最高潮時,劉正茂上臺宣佈,為滿足廣大群眾想學習樟木大隊新農村建設的願望,大隊決定在國慶節那天對普通群眾開放。
同時,為解決群眾當日參觀學習的群眾飲食問題,大隊為先報名的一千位群眾提供今天中午這種水平的餐食,只需要每人繳納5毛錢,每桌另贈汽水十瓶,豐收糧酒一瓶。
劉正茂請今天到場的電臺和報社記者幫忙傳播,讓廣大群眾學習到新農村經驗。
這種算不上新聞的廣告,如果放在後世,記者和報社肯定要收廣告費才會報道。
在1975年,全國都沒有廣告這個概念,記者回去寫稿時,還真有人幫忙寫到新聞稿裡。其中廣播電臺在29號這天裡,多次提到樟木大隊開放參觀學習的事。
展示最後階段,羅邁被直用要重用他的話衝昏頭腦,會議流程只能由古大仲和劉正茂代替完成。
文藝匯演後,兩位書記和文藝積極分子集體合影,還特意找來郭之豔和司樂伊單獨合影,對她倆的演唱給予了肯定。
離開樟木大隊前,直用書記要求樟木大隊繼續搞好今年餘下時間的工作,爭取讓大隊總產值突破預期。
還要求高嶺縣組織班子把樟木大隊的經驗文字化,努力幫助樟木大隊成為全省先進單位。
回城路上,平化書記特意坐上了顧副司令的車,當車隊開出樟木大隊範圍後,平化書記問:“老顧,你知道那個人在樟木大隊?”
顧副司令看著平化書記反問:“那個人?”
“當年你們的政治部主任,王一分同志,”平化書記用平穩的口吻回答。
“你見到他了?”顧副司令問。
“恩,目前看上去還不錯,當年艱苦條件搞壞了他的身體,讓張鵬武多照顧一下。”平化書記心裡知道顧司令和江麓機械廠支援樟木大隊的原因了,但是藏在心裡不講出來。
馬日事變那年,老王從省城逃出來後,他就想法通知他這一線的地下工作人員撤離,大家在中央蘇區工作,長征到達陝北整編成十八集團軍時,老王和平化書記被分到不同單位的政治部。
直到南下時期,兩人又在工作團碰面,最後老王留在江北省工作,平化書記隨部隊走到江南省。
運動開始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