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章 復仇之路(第2/3 頁)
戰場上表現出虛弱的態勢,引誘楚國聯軍追擊。
楚國聯軍以為吳國軍隊已經不堪一擊,便貿然追擊。然而,他們卻中了伍子胥的埋伏。在一處山谷中,吳軍突然從四面八方殺出,楚國聯軍陷入了絕境。
經過一場激烈的戰鬥,楚國聯軍損失慘重,不得不撤退。吳國軍隊趁機收復了一些失地,重新掌握了戰場上的主動權。
但伍子胥並沒有因此而放鬆警惕。他知道,楚國不會輕易放棄,還會有更激烈的戰鬥等待著他們。
在接下來的日子裡,雙方展開了一系列的攻防戰。伍子胥不斷調整戰術,靈活應對敵人的進攻。他的智慧和勇氣讓吳國軍隊在艱難的戰鬥中逐漸佔據了上風。
然而,戰爭帶來的不僅僅是軍事上的壓力,還有國內的政治鬥爭。一些吳國的大臣嫉妒伍子胥的戰功,開始在吳王面前進讒言,試圖削弱他的權力。
“陛下,伍子胥如今手握重兵,功高震主。如果不加以控制,恐怕會對您的王位造成威脅。”一位奸臣說道。
吳王聽了這些話,心中也產生了一絲疑慮。但他還沒有完全相信這些讒言,只是對伍子胥的行動開始有所關注。
伍子胥察覺到了吳王的變化,但他無暇顧及這些政治鬥爭。他心中只有一個目標——徹底打敗楚國,為父親和兄長報仇。
在一次關鍵的戰役中,伍子胥再次展現出了他卓越的軍事才能。他巧妙地運用地形和戰術,以少勝多,大敗楚國聯軍。這場勝利讓楚國元氣大傷,再也無力組織大規模的反攻。
吳國軍隊乘勝追擊,一路攻城掠地,逐漸逼近楚國的都城。楚國國王驚恐萬分,他知道,自己的國家已經危在旦夕。
“難道天要亡我楚國?”國王絕望地說道。
但就在這時,一位忠臣站了出來:“陛下,我們還沒有輸。只要我們堅守都城,等待時機,或許還有一線生機。”
國王無奈之下,只能聽從忠臣的建議,下令全城軍民做好最後的抵抗準備。
伍子胥率領著吳國軍隊來到了楚國都城之下。望著這座雄偉的城池,他心中感慨萬千。
“多年的仇恨,今日即將得報。”伍子胥自言自語道。
他下令軍隊開始攻城,但楚國都城的防守異常堅固,吳軍一時難以攻克。
在攻城的過程中,伍子胥遭遇了多次挫折。城牆上的楚軍箭如雨下,給吳軍造成了巨大的傷亡。而且,楚國都城內儲備了充足的糧草和武器,足以支撐長期的抵抗。
伍子胥心急如焚,他知道,如果不能儘快攻破都城,時間拖得越久,對吳國軍隊越不利。
就在這時,一位謀士向伍子胥建議:“將軍,我們可以嘗試從內部攻破都城。派人混入城中,煽動百姓,製造混亂。”
伍子胥覺得這個建議可行,於是派出了一些精明能幹計程車兵,喬裝打扮成平民,混入了楚國都城。
這些士兵在城中四處散佈謠言,說楚國國王已經拋棄了百姓,準備獨自逃命。百姓們聽了這些謠言,人心惶惶,開始對國王產生了不滿。
同時,這些士兵還秘密聯絡了一些對國王不滿的大臣,策劃著一場政變。
在城內的混亂中,伍子胥看到了機會。他再次下令攻城,這次,吳軍的攻勢更加猛烈。
終於,在經過了數日的激烈戰鬥後,吳國軍隊攻破了楚國都城的城門。伍子胥騎著戰馬,率先衝入城中。
楚國國王見大勢已去,想要逃跑,但被伍子胥計程車兵抓獲。
“你這個昏君,今日就是你的末日!”伍子胥怒視著楚國國王說道。
他下令將楚國國王和那些陷害他父親的奸臣全部處死,終於實現了多年的復仇心願。
但復仇之後的伍子胥並沒有感到輕鬆。他知道,戰爭給兩國人民帶來了巨大的痛苦和損失。他開始思考如何重建楚國,讓百姓能夠過上安定的生活。
在接下來的日子裡,伍子胥在楚國推行了一系列的改革措施。他減免賦稅,安撫百姓,恢復生產。同時,他也加強了對楚國的治理,防止再次出現類似的冤案和悲劇。
然而,他的這些舉動卻引起了吳國國內一些人的不滿。他們認為伍子胥在楚國花費了太多的時間和精力,忽略了吳國的利益。
“伍子胥已經被楚國的繁華所迷惑,他不再是吳國的忠臣。”這些謠言在吳國國內傳播開來。
吳王也開始對伍子胥產生了懷疑,他擔心伍子胥會擁兵自重,對吳國構成威脅。
伍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