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0章 潛在危機(第1/2 頁)
林凡:“吳老師,晚輩還真有一件事想請教您。這地方怎麼一點兒都看不出是工廠的樣子啊?”
吳老師哈哈大笑:“哈哈哈,林凡,你覺得工廠該是什麼樣子呢?難不成要把整座島都剷平了,才顯得出人類工業的強大?”
林凡撓了撓頭,不好意思地說:“您這麼一說,還挺有道理。”
吳老師接著解釋道:“這工廠啊,說白了就是個生產的地方,和外面的自然環境並不衝突。你跟我往裡走走,自然就明白了。”
於是,兩人並肩朝島內走去。
林凡跟著吳老師走著走著,便愈發覺得這第一機關生產廠實在神奇。在林凡以往的認知裡,工廠就該是先建起大片大片的廠房,裡頭各種機械轟鳴運轉,一片熱火朝天的景象。
可眼前的這裡,既沒有震耳欲聾的噪音,也不見林立的廠房,入目所見只有各種外形奇特的 “建築物”。
直到吳老師開口介紹,林凡才恍然大悟。原來,這些看似普通建築物的東西,實則是一個個自動化生產裝置。只不過,這些裝置的外部結構經過了匠心獨運的設計,與周圍的自然環境完美相融,根本無需用廠房來遮蔽,就這般直接露天安置著。
林凡滿臉疑惑,不禁問道:“吳老師,這些裝置就這麼露天放著,風吹雨淋的,難道不會損壞嗎?”
吳老師呵呵一笑,反問道:“你看這些樹木,同樣是風吹雨淋的,不也好好的沒損壞嘛!”
林凡若有所思,接著問道:“難道這些裝置在設計的時候,就考慮到了不怕外部環境的侵蝕?”
吳老師點點頭,詳細解釋道:“不僅如此,這些裝置還巧妙地利用了周圍環境。你看,很多裝置運轉起來會發熱,而附著在裝置外殼上的植物,恰好能幫助裝置散熱。與此同時,這些植物在裝置散發的熱量作用下,生長得更加旺盛。所以說,咱們的生產裝置和周圍環境是一種相互依存、互利共生的關係。”
林凡聽後,恍然大悟,不禁對這些精妙的設計讚歎不已。
一會兒,倆人走到了一個大型建築面前,此建築的外牆同樣生長著植物,從遠處眺望,宛如一個毫不起眼的大土包子。然而,當他們走進其中,才驚覺此地正是整個工廠的核心 —— 控制樞紐,只見眾多工人在其間忙碌穿梭,一片繁忙有序的景象。
吳老師自豪地介紹道:“這裡就是咱們廠的大腦。所有的指令都從這兒發出,然後被分散到各處的生產裝置上接收,如此一來,整個生產流程就能有條不紊地進行下去了。” 林凡聽著吳老師的講解,不禁連連點頭,對工廠的巧妙設計和高效運作又有了更深的認識。
林凡:“那咱們廠子的生產計劃,是誰來制訂呢?”
吳老師:“沒有人制訂。”
林凡滿臉不解,追問道:“那咱們怎麼知道需要生產什麼呢?”
吳老師耐心地解釋道:“咱們伊沃公社裡,有不少地方都要用到機關。各地的需求都會統一匯總起來,接著再根據各個工廠的生產能力,生成相應的生產需求表單。就拿咱們廠來說,需求單會先送到這裡,然後轉化成具體的生產任務,再傳送給各個裝置。所以啊,咱們廠不用操心生產什麼,大家需要什麼,咱們就生產什麼,哈哈。”
林凡忍不住稱讚道:“好一個按需生產,一點資源都不浪費,妙極了!”
在吳老師的熱情引領下,林凡又參觀了工廠專屬的食堂和生活區。踏入食堂的廚房,林凡彷彿走進了一個小型食品工廠。據瞭解,這裡的工人們需要提前一天上報自己次日想吃的食物,而後廚房便會依照大家的需求進行統一製作,如此一來,便能真正實現 “想吃什麼有什麼”。
由於林凡此次是臨時到訪,事先並未報備,廚房自然沒有專門為他準備食物。好在食堂備有不少可長期儲存的點心,林凡取了一些,熱情地邀請吳老師一同品嚐。兩人一邊吃著點心,一邊交流著對食堂管理模式的看法,氛圍輕鬆而愉快。
吃了一陣子,吳老師臉上漸漸浮現出憂慮之色,開口說道:“林凡啊,不瞞你說,咱們伊沃公社的機關生產,可並非一路順遂啊。”
林凡聞言,有些疑惑:“哦?我看著一切都挺不錯的呀?”
吳老師接著說道:“是這樣的,咱們生產很多機關都需要用到一些特定材料,可這些材料咱們沒辦法自己生產,只能從大陸採購。你也清楚,公社和大陸的關係一直比較微妙,尤其是咱們公社發展得越來越快,已經引起了江湖勢力的警惕。最近,就有一些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