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成長與思考(第1/2 頁)
隨著年齡的增長,林凡對世界的好奇與思考愈發深沉。他常常在夜晚,藉著那昏黃的燈光,坐在書桌前,對著那些從圖書館借來的哲學書籍發呆。他試圖去理解書中那些關於生命意義、道德倫理的晦澀語句,儘管很多時候他似懂非懂,但卻樂此不疲。有一次,他在書中看到關於宇宙萬物相互依存的論述,腦海中突然閃過那些在大院裡看到的花草樹木、螞蟻昆蟲,他開始意識到,每一個生命,無論多麼渺小,都在這個世界的宏大體系中有著獨特的位置和作用。
在學校裡,林凡依舊是那個獨來獨往的身影。他不擅長體育活動,每次體育課對他來說都是一種煎熬。同學們在操場上盡情地奔跑、踢球、嬉戲,而他只能在一旁默默地看著,眼神中帶著一絲羨慕。但他在學習上卻有著自己的優勢,尤其是在數學和自然科學方面,他的思維敏捷,常常能提出一些獨特的見解。然而,他的內向性格使他很少主動與老師和同學交流這些想法,更多的時候,他只是把這些思考默默記在心裡,等待著有一天能夠找到真正理解他的人。
林凡的父母雖然忙碌,但偶爾也會關注到兒子的孤獨。有一天晚上,林凡的父親難得早回家,看到林凡又在埋頭看書,他輕輕地坐在林凡身邊,試圖與他聊聊。“凡兒,在看什麼書呢?”父親的聲音帶著一絲疲憊卻又充滿關切。林凡抬起頭,有些驚訝地看著父親,然後小聲地回答:“在看一本關於生物進化的書。”父親微微點頭,接著說:“你要多出去和小朋友們玩啊,不要總是一個人看書。”林凡低下頭,沒有說話,他知道父親不理解他在與小朋友們相處時所遭遇的困難。
日子就這樣一天天過去,林凡在自己的小世界裡不斷地成長和探索。他對生命的敬畏之情不僅體現在對小動物和昆蟲的態度上,也逐漸延伸到對身邊一切事物的尊重。他開始珍惜每一本書、每一支筆,因為他覺得這些無生命的物體同樣也是人類智慧和勞動的結晶,也有著它們存在的價值和意義。
直到有一天,林凡在學校的圖書館裡偶然發現了一本關於計算機程式設計的書籍。那一行行神秘的程式碼像是一種全新的語言,瞬間吸引了他的注意力。他開始如飢似渴地鑽研起來,利用課餘時間在學校的計算機房裡不斷地嘗試編寫程式。起初,他遇到了很多困難,程式總是出現錯誤,但他並沒有放棄,而是一遍又一遍地檢查程式碼,查閱資料,向為數不多願意幫助他的老師請教。
在這個過程中,林凡發現計算機世界裡的程式碼和指令就像現實世界中的規則一樣,它們控制著計算機程式的執行和發展,就如同自然法則控制著萬物的生長和變化。這種相似性讓他對世界的本質有了更深層次的思考,他開始幻想是否存在一種更高層次的規則體系,能夠將現實世界和計算機世界統一起來。而他對生命的理解也在這個過程中發生了微妙的變化,他不再僅僅侷限於對生物生命的敬畏,而是將這種情感擴充套件到了對一切具有內在規律和秩序的事物上。
隨著對程式設計的深入學習,林凡逐漸掌握了一些複雜的程式設計技巧,他能夠編寫一些簡單的遊戲程式和資料處理程式。在他編寫的一個模擬生態系統的程式中,他設定了各種生物的生存規則和相互關係,看著螢幕上那些虛擬的生物按照他設定的規則繁衍生息、競爭合作,他彷彿看到了一個微觀的世界在自己手中誕生和運轉。這讓他感到一種前所未有的成就感,同時也讓他對生命和規則的關係有了更加直觀的認識。
在他不斷深入探索程式設計世界的同時,林凡也沒有放下對其他知識領域的追求。他對歷史產生了濃厚的興趣,常常沉浸在古老的史書之中,探尋人類文明發展的脈絡。他發現,無論是古代王朝的興衰更替,還是不同文化之間的交流碰撞,背後似乎都有著某種隱藏的規律在起作用,就如同他在程式設計和對自然生命的觀察中所體會到的那樣。
有一次,學校組織了一場科技展覽。林凡在展覽中看到了各種新奇的發明和科技成果,其中一個關於人工智慧的展示讓他大為震撼。他看到那些智慧機器人能夠像人類一樣進行思考、學習和交流,雖然他知道這背後是複雜的演算法和程式在支撐,但他還是不禁思考起人類與人工智慧之間的界限究竟在哪裡。如果人工智慧能夠模擬人類的思維和情感,那麼它們是否也能被視為一種特殊的生命形式呢?
這個問題在林凡的腦海中縈繞不去,他開始查閱更多關於人工智慧和哲學的資料,試圖找到答案。在這個過程中,他與學校裡一位對人工智慧也頗有研究的老師進行了深入的探討。老師對他的思考表示讚賞,但也提醒他,這個問題目前還沒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