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入局~~(第2/5 頁)
習備考階段。那些如同幽靈般揮之不去的負面情緒始終縈繞在她心頭,令她根本無法靜下心來集中精力學習。結果可想而知,儘管小左已經付出了很多努力,但最終還是以僅僅 5 分之差遺憾地未能透過考研。
直到這一刻,小左方才如夢初醒,深刻地認識到原來一直以來毫無保留地傾聽朋友們的抱怨和訴苦,竟然讓自己在不知不覺間遭受了如此嚴重的“情緒汙染”。如果再繼續這樣下去,不僅會毀掉自己的生活,更可能斷送掉自己的未來前程。於是,小左下定決心一定要儘快擺脫眼前這令人窒息的困境。
就在這時,朋友小 Y 又一次像往常那樣發來了滿螢幕的聊天截圖,一股腦兒地將自己的種種煩心事倒給了小左。小左先是深吸了一口氣,然後平復了一下心情,堅定地敲下併傳送出了這樣一行字:“不好意思啊,親愛的小 Y。我最近打算重新備戰考研呢,這次的任務非常艱鉅繁重,實在沒有多餘的時間和精力隔著手機螢幕去安撫你的煩惱啦。希望你能理解哦!”訊息發出之後,小左頓時感覺壓在心頭許久的那塊大石頭一下子落了地,整個人都變得無比輕鬆自在起來。
少了朋友負面的吐槽之後,小左整個人像是被陽光照耀一般,精氣神逐漸好了起來。他不再像之前那樣整天愁眉苦臉、鬱鬱寡歡,而是重新找回了那個充滿活力和自信的自己。
隨著時間一天天過去,小左終於完全恢復了往日的正常生活。他開始規律作息,早睡早起;每天堅持鍛鍊,讓身體保持良好狀態;工作時全神貫注,效率大幅提高;閒暇之餘,他還會讀讀書、聽聽音樂,享受那份難得的寧靜與愜意。
其實啊,生命中的每一天都是無比珍貴的財富,我們真的沒有必要把自己束縛在別人的情緒困局之中。畢竟,每個人的內心就如同一個容器,其容量終究是有限的。如果我們總是過多地去承載他人的煩惱、糾結和鬱悶,那麼留給自己感受快樂、享受寧靜、保持積極向上的空間,自然也就會變得越來越少。
所以說,只有勇敢地離開那些消耗我們能量的“黑洞”,堅決不踏入他人情緒的複雜局面,才能夠還給我們的內心一片澄澈明淨,從而真正過上專屬於自己的精彩人生。
接下來再說說同事小張吧。小張可是職場上出了名的完美主義者呢!在他的信念裡,一直堅定地認為:要麼乾脆別動手做事,一旦決定要做,那就必須要做到極致才行。
這不,有一回領導給小張所在的部門下達了一項任務——製作一個關於新產品介紹的 ppt,並且明確表示兩天之後將會從中挑選出一版用於即將召開的客戶見面會。接到這個任務之後,小張二話不說便全身心投入到了工作當中。無論是資料的準確性、邏輯的嚴密性、策略的合理性,還是整個 ppt 的審美效果等等,每一個細微之處他都傾注了大量的心血。
對於任何事情,哪怕只有那麼一丁點細微的瑕疵存在,他都會毫不猶豫地將整個工作全盤否定,然後重新開始。無論是對整體框架進行大幅度的修改,還是針對區域性細節展開小幅度的調整,他一直都堅定地認為自己所製作出來的 ppt 實在是拿不出手去展示給別人看。
然而,同處於一個部門的小李卻採取了一種截然不同的方式來應對這項任務。在正式著手設計之前,他首先精心制定出了一份簡略但關鍵要點突出的大綱,並迅速提交給自己的領導以獲取初步的認可和反饋。當領導指出其中可能存在的問題之後,小李便能夠有的放矢地進行針對性的調整與最佳化。就這樣,經過一番努力,小李竟然在短短兩天時間裡就成功地完成了那份精美的 ppt 文稿,並且還因此贏得了領導高度的讚揚和肯定。
相比之下,小張由於過度沉浸於自身那種近乎苛刻的完美主義思維模式之中,從而使得他一次又一次地錯過了這樣難得的機遇。很多時候,人們往往容易陷入像小張這樣過分追求所謂完美的誤區當中。殊不知,這種過度的執著非但不能帶來理想中的巨大成功,甚至就連一些原本可以輕鬆獲得的小小成果也會與之失之交臂。
正如那位來自北京大學的才女李雪琴曾經說過的那樣:“雖然我身上有著眾多並不完美之處有待進一步改善和提升,但恰恰正是這些不盡如人意的地方共同塑造出瞭如今這般獨特的我。學會欣然接納並擁抱屬於自己的那些不完美,這才真正體現了成長所蘊含的深刻意義所在啊!”
因為某些看似不完美之處,往往恰如深埋於地下的泉眼,源源不斷地噴湧出生命成長所需的滋養與力量。就如同下面這個引人深思的小故事所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