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去隨緣~(第1/2 頁)
只要你在這人世間行走闖蕩過一番,親身經歷過一些形形色色的人和紛繁複雜的事,尤其是那些令人難以忘懷、刻骨銘心的經歷過後,便會突然間領悟到這樣一個道理:
在生活中,有許多的人以及諸多的事情,即使你拼盡全力想要強行挽留,也是無濟於事的,倒不如灑脫地放手,讓一切順其自然。
誠然,大多數人都很難真正做到這一點,特別是當某些情感已經深深地紮根於內心深處,幾乎融入了骨髓之中時,要想放下這些感情,那種感覺就彷彿是有人拿著鋒利的刀子在心頭硬生生地剜去一塊肉一般,疼痛難忍。
每當面臨這樣的時刻,周圍人的說教與勸解常常顯得蒼白無力,難以發揮顯著的作用。真正能助力自己擺脫困局、重見天日的,唯有仰仗自身的力量,去洞察並明晰那隱藏在表象之下的事實真相。
那麼,具體需要看清哪些方面呢?
實際上,核心要點就在於此——
我們務必要懂得心平氣和地生活在緣分的庇佑之中,切勿對某一特定的關係產生過度的執念。
這句話所蘊含的深意究竟為何呢?
扼要而言,人與人之間的邂逅興許從一開始便是一場妙不可言的緣分造化。但當緣分悄然行至終點之際,仍有一部分人執迷不悟地徘徊在那段早已煙消雲散的關係裡,遲遲不願脫身。
待到彼時,無論你付出多少艱辛的努力,也絕非是為了讓那份彌足珍貴的緣分得以延續,充其量不過是一場徒然無功的掙扎而已。
歸根結底,每個人的人生軌跡皆大相徑庭,各自行進在不同的渡口之上,朝著迥異的方向奮勇前行。
時光荏苒,歲月悠悠流逝。若內心充盈著愛與溫暖,便恰似嬌豔的花朵沐浴在和煦的春風之中,欣然地綻放出絢爛的色彩。然而,若是世間人情冷暖變幻莫測,昔日親近之人逐漸疏離,情誼亦隨之漸漸淡薄,那麼此時,我們務必要學會悉心守護住自己那顆真摯的心,學會自我撫慰,從而給予自身源源不斷的溫暖。
在這個充斥著諸多變數且難以捉摸的塵世之中,春夏秋冬四季迴圈往復,更替不休;草木經歷著繁榮、枯萎、興盛以及衰敗等一系列變遷。人與人之間亦是如此,時而相聚一堂,共享歡樂時光;時而又不得不面臨別離之苦,悲傷之情如影隨形......所有的這些,無一不是我們力所不能及、難以操控之事啊!
人生百態,來來往往皆有其特定規律,無需存有分別之心。倘若一味地執著於維繫那些天長地久的關係,卻始終無法看透人與人之間緣分已盡、終將漸行漸遠的事實,那麼便極易深陷於痛苦的泥沼之中,不斷地自我消耗,直至難以脫身。
對於那些明明深知已然無法再度靠近的人,即便心中懷著萬般喜愛,最終也只能選擇慢慢地疏遠。這種疏遠並非源於厭惡,恰恰相反,正是因為太過鍾情,同時又深感無可奈何,實在不願懷揣著滿心的期許,到頭來卻只落得一場空歡喜。於是乎,只好佯裝豁達大度,率先轉身離去,成為那個看似灑脫的先行之人。
緣分盡了是一種怎樣的感受?
就好似那千言萬語,說了無數遍,對方卻如那耳旁風,毫無所動。他在令你失望之前,就已如那權衡利弊的商人,將你的感受棄如敝履。在解決你和解決問題之間,他寧願選擇將你解決。
沒有痛快的接受,那便是委婉的拒絕;沒有明確表達的喜歡,那便是隱晦的不喜歡。
每次想要主動和執著時,就如同那被敲響的警鐘,提醒著自己:若是他也有同樣的想法,想要這般對待你,那他定然早已主動找上門來。
答非所問,其實便是答案,無需再苦苦追問。
我想,你定然也是極不情願如此痛快地放手吧?
能哭能鬧,皆是因為內心渴望被挽留;大張旗鼓的離開,不過是一場試探,而真正的離開,往往是悄無聲息的。
那些扯著嗓門喊著要走的人,最後都只能默默地彎下腰,將那滿地的玻璃碎片,一片一片拾起。
這個世界猶如那充滿迷霧的幻境,唯有痛苦,如那明亮的燈塔,從不撒謊。
然而,我要鄭重地提醒你:
切莫用痛苦的程度去衡量愛的深淺。
因為,這並非愛,而是一場劫難。
你們就如同那在懸崖邊拔河的人,比的不是誰的力氣更大,而是誰的命更硬。比結束更折磨人的,是那拖泥帶水的消耗。
這世上多的是破鏡重圓,卻少有人能夠回到最初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