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1章 隱藏在《道德經》裡的道家經文(第1/2 頁)
此時,玄雲子目光灼灼,緊緊地盯著扶月仙子,仔仔細細地打量著她。
只見扶月仙子周身縈繞著淡淡的光暈,那道運流轉其間。
過了片刻,玄雲子開口問道:“扶月仙子,你是不是看了手機上的仙書才突破的?我瞧你身上道運流轉和我突破時一樣。”
扶月聽到玄雲子的話,嘴角微微上揚,露出一抹淡淡的笑容,輕聲回答道:“玄宗主所言極是。”
這手機上的仙書不僅讓我多年的執著有了方向,還讓我在修煉之路上頓然醒悟。
就在此時,秦老祖急切地開口問道:“仙子看的是哪本經書啊?”
扶月笑著出聲,我看的是《心經》,其他的仙書還沒來得及看。
秦老祖:“《心經》我也看過,不過我更喜歡《道德經》。”
凡我所失,皆非我所有。
凡我所求,皆受其所困。
萬物皆為我所用,而非我所屬。
老夫自出關以來,一直參悟這幾句,想著前塵往事。
曾經我執著於功法的修煉,追求那至高無上的境界。
為此不惜耗費無數的時間與精力,與人爭鬥、與天抗衡,卻在這條路上迷失了自我,也失去了許多珍貴的東西。
如今想來,那些失去的,或許本就不屬於我,不過是修仙路上的過客罷了。
而我所追求的功法境界,看似讓我強大,實則也讓我陷入了無盡的紛爭與煩惱之中,被其所困,不得解脫。
直到我反覆思索這幾句話,才漸漸明白,這世間萬物,我們能利用它們來提升自己、幫助他人。
但不應將它們視為自己的私有之物,不可有貪念和獨佔之心。
就如這天地間的靈氣,取之不盡用之不竭,我們可以藉助它修煉,卻不能妄圖將其據為己有。
一旁的玄雲子聽了秦老祖的參悟,忍不住出了聲:“秦兄說的是,每個人所參悟的心境都有所不同。”
我僅讀了《道德經》起始篇,便突破大乘期了。
秦老祖眼中閃過一絲驚訝,連忙問道:“哦?不知玄雲子兄所悟的是哪一句?竟有如此大的威力。”
玄雲子微微一笑,緩緩說道:“我悟的便‘大道無形,生育天地,這大道,於無聲無息間,化育萬物,使天地萬物得以生長、繁衍。”
它不見其形,卻無處不在,宛如一位無形的主宰,默默推動著世間的一切。
大道無情,執行日月,大道以其特有的規律,操縱著日月星辰的運轉。
它沒有情感,不會因個人的意志而改變,一切都在既定的軌道上執行。
日月交替,星辰閃爍,皆為大道的體現。
大道無名,長養萬物,大道沒有名字,卻滋養著世間萬物。
它沒有私慾,沒有偏見,對所有的生命一視同仁。
無論是高山峻嶺,還是潺潺溪流,亦或是飛禽走獸、花草樹木,都在大道的滋養下茁壯成長。
頓了頓神,玄雲子又繼續說:“上士無爭,下士好爭,上士是因明白道之所在,不為俗事所擾,下士卻在追逐中迷失了自我。”
隨後玄雲子抬頭望向遠方,接著說:“上德不德,下得執德。”
執著之者,不名道德。
眾生所以不得真道者,為有妄心。
真正的大德,不刻意彰顯自身德行,一切自然而然,總在執著於形式上的德行,反而落了下乘。
“眾生所以不得真道者,為有妄心,妄心,讓我們在塵世中迷失了方向,看不清事物的本質。”
我們被各種慾望所驅使,追求著虛幻的東西,從而遠離了道。
只有摒棄妄心,讓內心平靜下來,才能領悟到道的真諦。
秦老祖聽了玄雲子的話後,目光中滿是思索:“這番領悟,發人深省。”
我們在這世間,總是被各種妄念左右,難以看清道之真諦,玄宗主能從中突破,實乃幸事。
玄雲子輕嘆了口氣:“是啊,這塵世的喧囂,如迷霧般矇蔽了我們的雙眼。”
只有靜下心來,拋卻妄心,才能觸控到道的真意。
這是一旁的百里水鏡,一臉疑惑,急切說道,“玄兄,我也翻了無數遍,怎麼沒聽過你說的經文。”
玄雲子嘴角微微上揚,露出一抹神秘的微笑,開口道:“水鏡兄莫急,容我細細道來。”
我所讀的《道德經》,就在第一頁,有一個極為隱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