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9章 二哥前去賑災(第1/2 頁)
杜幼菱回到家之後,將從宮裡帶回來的一些糕點,分給爹孃一部分,還有給五個哥哥都送去了一份。
另外又給了大嫂和五嫂,各一盒從宮裡帶回來的絹花,和一個團扇。以及每人一匹上好的料子。
晚上杜鴻羽從翰林院回來,就說了今天上午在朝堂上,他提出了捐糧100萬斤,在朝堂上引起了大範圍的討論。
景元帝自是龍心大悅,連番嘉獎!
“其他朝臣看陛下的反應,也都跟著捐糧捐錢,有十萬斤,幾十萬斤,或者捐白銀幾百兩、幾千兩等等。
但最後戶部統計下來,還有200萬斤糧食的缺口,太子殿下當場說,用他的私庫,捐50萬兩白銀,用於購買糧食。
二皇子也緊跟著說,他也出十萬兩。三皇子倒是也跟著出了五萬兩。
等下午在翰林院的時候,我聽說宗室裡像六王爺和平安郡王這些沒上朝的王爺郡王們,聽說了訊息,也都紛紛開始捐錢捐糧。如今戶部已經派人專門去臨近的府城購買餘糧。總之,這番下來,青陽府城賑災款是有保證了!”
杜幼菱聽完後,常舒一口氣,“那太好了!這下青陽府城熬過這次災情,以後又能安居樂業了。”
杜老二捋著自己蓄出來的鬍子,笑著說:“好啊,都是大好事,天底下還是善人多。這樣青陽府城的人,也不用像我們當初一樣背井離鄉了。”
杜老二這話一說,杜家其他人也都回味從前一路逃荒的不易。就算如今他們在京城過的很富庶,可是當初逃荒也是一路艱辛地走過來的。
李月娘在旁邊微笑地點頭。
江清妍和唐子萱雖然都沒經歷過,但是江清妍未出嫁時,也和祖母一起在城門口施過粥。
這天下總不都是風調雨順的,老百姓看天吃飯,無論是大旱還是大澇,最辛苦的都是百姓。而京城作為天子腳下,每逢大災是流民們爭先恐後都會來的庇佑之所。
所以江清妍在未出閣時,曾在城門口施過幾次粥,見過一些流民和災民,當時的情景記憶猶新,對那些痛失家園千辛萬苦逃荒到京城的人,十分同情。
唐子萱未出閣時一直在平陽伯府,平日裡幾乎出不去,自是沒有施過什麼粥。但是唐子萱本身就十分善良,聽到青陽府城那邊的災民,如今有了充足的賑災銀錢和糧食,自是也都十分開心。
更不要提杜幼菱的五個哥哥,看到賑災銀糧籌集到位,都十分欣慰。
然後杜幼菱想起飽飽果,趴到三哥的耳朵邊說,“三哥,明天上午,你去那座新宅子裡接糧食。”
杜永豐點點頭。“好。”
杜幼菱空間裡的糧食,自是隨時都可以直接拿出來的,至於飽飽果,杜幼菱想了想還是決定,直接在空間裡花費積分研磨成粉,這樣快。
所以明天就可以把杜家捐贈的一百萬斤糧食備齊。之後他們家就可以將糧食送到戶部了。
次日,杜幼菱和三哥一起出門,到杜幼菱新買的一處隱蔽的私宅裡。
杜幼菱先進去,在空著的房子裡,直接放出來已經和普通麵粉和雜糧粉按比例攪拌好了的飽飽果粉。
然後從正門進來一個喬裝打扮過的商人,大商人其實是杜幼菱的暗衛暗二喬裝打扮的。
不多時,杜永豐也從大門走了進去。
這樣就做成了杜永豐和一個大商人買糧的場景。
等到了中午,杜家的夥計就拉走了那一車車的糧食。
這樣在外人的眼中看來,就是杜家購買糧食的過程。一切都順理成章了。
杜家兩天的時間,將一百萬斤的糧食都籌集好,並且拉倒戶部的門口。
這件事在朝廷上,又被景元帝大誇特誇了一番。
一些原本為了做面子,其實不願意捐那麼多錢糧的官員,回去之後,也都紛紛將自己在朝堂上允諾的錢糧,陸陸續續送到戶部了。
事不宜遲,青陽府城的災情刻不容緩,慕容玄夙興夜寐地負責整集錢糧,安排人手負責之後運送糧食。
五天後,慕容玄在朝廷上稟告景元帝。
“啟稟父皇,青陽府城全部的賑災糧已籌集完畢。”
“好!”景元帝地高興地大拍龍椅上的扶手。“辛苦太子了。”景元帝的目光裡都是對慕容玄的讚賞與滿意,甚至帶著些自豪。
接下來景元帝將視線掃到大殿上的文武百官,最後將視線定格在杜鴻羽的身上。
“杜卿可願意前往青陽府城去賑災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