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2章 賀喜(第1/2 頁)
等報喜的隊伍來到跟前,杜家門前的鞭炮都已經擺好了,杜家一大家子人也都站在大門外迎接。
“恭喜解元!賀喜解元!”領頭的報喜官一上來就對著杜鴻羽報喜,杜鴻羽接了喜幡之後還了一禮,又從腰間接下一個荷包,是他自己裝好送給報喜官的“喝茶錢”。
那報喜官摸著輕飄飄的荷包,就知道里面是銀票,笑容更真誠了幾分。以至於杜老二又準備了一份沉甸甸的荷包給到他,他臉上的笑容,一瞬間燦爛的彷彿盛開的向日葵似的。
接著就是杜清安的第三名,這才是極好的名次。一門雙舉人,一解元一前三甲,這都是年後狀元榜眼的預備役啊。
這報喜官也是真心實意地與杜鴻羽和杜清安交好。
只是還要回去覆命,對於杜家人相邀,留下來喝杯茶之類的,還是委婉推辭了。
報喜官走後,就是杜家人的熱鬧慶祝了。
首先就是幾十米長的鞭炮一圈圈繞著,杜老二親自點了火,噼裡啪啦響起來,杜家人捂住耳朵,臉上卻笑的見牙不見眼。
之後就是李月娘早早準備好的六大筐銅錢,一起發給上門來說吉祥話的過路百姓。
接著街坊四鄰也都一擁而上,提著禮物說著一連串的吉祥話,上門慶賀。
杜老二和李月娘早就將府中打點好了,今日就可以開席,連忙將街坊四鄰迎進了前院。
杜家這次還是開流水席,連開三天,慶祝他們家一下子多了兩個舉人!
至於中舉之後,可以豎起的大旗杆彰顯書香門第,這個杜老二準備下午自己親自去木匠店裡定製。
除了街坊四鄰,李家、宋家、林家,三家親友,在知道訊息後,也都第一時間趕來慶賀。
就連林江、林河兄弟倆,這一次也來的格外快。因為他們在杜氏酒樓這些年已經升了小小的管事,月錢也漲了兩三倍,如今在京城租了一個一進的小院兒,兄弟兩家住在一塊。
金牛和鐵牛已經在城中的私塾讀了兩年書了,平日裡兄弟倆最是崇拜杜鴻羽和杜清安,這兩個滿腹經綸的表兄啦。
今日來賀喜,他們最是興奮的。
宋玉臨帶著妻兒還有老林氏也早早地來了,金牛和鐵牛一看到老林氏就上前喊著祖母,祖孫三個又是親香了一番。
子女都成家立業,孫子們也都乖巧懂事,老林氏這幾年身上的病痛,在宋玉臨準備的各色補品,以及杜幼菱每年冬天以“收集的雪水”送過去的靈泉液,滋補的已經全好了。
老林氏看著幾家的孩子玩在一起,心裡別提多高興了,她也算是徹底的苦盡甘來了。幸福的晚年生活也算是老天對這個受盡磨難的老人,最大的補償了。
宋明睿今年已經十六歲了,早已長成一個翩翩少年郎了,也考取了秀才的功名。只是於讀書上,不屬於天資聰穎的,但也不算笨。屬於中庸,再苦讀幾年,考上個舉人應該還是可以的。
宋玉臨身為父親,倒是也沒有逼他,看他自己的意願,是願意繼續考,還是說接手宋家這偌大的家業都隨他。
宋明睿倒也是一個頭腦清醒之人,他雖然家境優渥,但是也知道他們這樣的富豪之家,最好還是要有個功名,才能頂起門楣。
所以他願意再苦讀幾年,考上個舉人,到那時就具備了做官的資格。家裡再使上些銀錢,他留在京城做個小官,能護著家中,也能在父母跟前盡孝,豈不美哉。
幾家人在正廳裡熱火朝天地聊著,不多時李雪兒帶著丈夫和兒子,也來了。
這下算是徹底齊全了。
李雪兒的兒子和唐詩涵的兒子,兩個人相差兩歲,可喜歡在一起玩了,都是可可愛愛的三頭身,只是可惜耀哥兒如今的水痘還沒好,不能見客。要不然他們仨,就是可可愛愛的“三巨頭”了,看著圓滾滾糰子一般的小人兒,心情都能好上幾分。
好在耀哥兒的水痘再過幾日就能好了,到時候出來一起玩個盡興,也是使得的。
金牛鐵牛還是一如既往地稀罕妹妹杜幼菱,圍在杜幼菱的跟前。
杜幼菱倒還是像小時候一樣,喜歡從自己隨身帶著點小荷包裡拿出纏絲梅花糖還有果脯給兩個哥哥吃。
如今金牛和鐵牛家裡也算是小富即安了,什麼糖也都吃過了,只是妹妹菱寶給的糖,還是覺得是最甜的。
至於杜鴻羽和杜永豐,一個十八歲,一個十七歲,如今早已是大人了,是要跟在杜老二身邊招待客人的。
杜清安倒是樂的清閒,一個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