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8章 鄒氏的安排(第1/2 頁)
向氏到了李家院子裡,不巧,李家舅舅居然真的沒在家,今日在城裡布店沒回來。
鄒氏把向氏迎進了屋內。
向氏就順勢抓住了鄒氏的手,像是又多了個主心骨。
寒暄了兩句之後,她就連忙將婆母與宋玉臨認親的事情簡單說了一下。最後向氏發愁。
“表嫂,你說這怎麼辦?如今表哥也沒有在家裡。表哥要是在,也能幫我們招待一下,我和詩涵我們妯娌倆也是真的不知道,該怎麼辦了!”
鄒氏拍了拍她的手,安慰道:“你別急,聽我說。這幾十年過去了,姨母他們母子倆能重新團聚,也是難得的好事一樁。
何況當年的事,也和林江林河沒有關係。你就把那位表弟,先當做親戚一樣招待。
你且安心,我這就讓家裡的小廝去城裡給老爺,和表妹他們一家送個信,到時候還有林江林河兄弟倆,他們明天一早肯定都回來了。”
“好。”向氏點了點頭。
兩人說完話,鄒氏就讓家裡的小廝,駕著馬車儘快趕到城裡,爭取在關城門前趕到。
要是實在不能,馬車上帶著被子,在城門口睡一夜,明日城門一開,就立馬進城,去給老爺他們遞信。
那小廝平日裡也是跟在李家舅舅身邊做事的,很是穩妥。
聽完鄒氏的話,知道這件事事關重大,需要在第一時間讓老爺和杜家那邊接到訊息。
於是他連忙拿了自己的鋪蓋,飛快上了馬車,出了村莊就疾馳而去。
李家堂屋內,向氏兩隻手絞在一起。想著如今表哥沒在家,她一個人回去,和弟妹兩個人怎麼招待宋玉臨?而且馬上天黑了,還牽扯到宋玉臨睡在哪兒。
總不能讓人家睡在門口的馬車上啊,那也太失禮了。可是家裡的空間實在小,更沒有多餘的房子,能讓宋玉臨這樣一看就是金尊玉貴的老爺安榻的。
倒是鄒氏善解人意,拉起向氏的手:“說起來,那位表弟我也沒見過,如今既認了親,老爺沒在家,合該我帶著柏兒去一趟。
再說了,你家都是女眷,表弟留在你家過夜也是不妥。我們家正好柏兒在,讓他請了他表叔過來,在旁邊廂房睡,也是妥帖。”
這就是鄒氏說話的藝術了,明明是林家沒有多餘的房子,但鄒氏只說林家只剩下女眷了。他們李家的房子多,可以安排宋玉臨入住一晚,倒是隻說家中有柏兒這個表侄子。
所以有的時候,話說的圓分,會讓別人心裡更多幾分感激。
這不,向氏一聽,立馬感動的不知道說什麼好,其實她也知道真實原因。所以向氏心裡更是感激。
隨即她想到什麼,“可是柏兒不是要溫書嗎,今年就要下場秋試了,這沒多長時間了,可別耽誤了柏兒溫書。”
原來李柏在老家時就已考取了秀才功名,今年秋試,他是要參加的。
如今一直在家中溫書,李家還特意從京城裡請來一個先生,專門給李柏授課、講解八股。李文彥對李柏那是寄予厚望。
鄒氏微笑,示意沒事。牽著向氏的手,帶她走過迴廊,去到後院。
如今早已是黃昏後,這個時候,室內光線不好,李柏雖然用功,但也知道勞逸結合,這個時候通常都在後院做一套五禽戲。
一是緩解,坐了一天疲憊的筋骨,二則,也是強身健體。
君不見,每次科舉考場上,都有學子因為身體撐不住,而被抬出考棚。
所以無論是歷朝歷代,真想金榜題名,那風一吹就倒的學子還真不行。
因為科考,是要在不到兩平米狹窄的考棚裡,熬上三天兩夜,連考三場,也就是九天,吃喝拉撒睡都在考棚裡。
所以很多考生,考完之後也就虛脫了,要修養好幾天才能恢復。
日頭的光影漸漸偏離,鄒氏與向氏的腳步也來到了後院。
“柏兒~”鄒氏喊院子中的李柏。
李柏抬頭看向鄒氏,與鄒氏身後的向氏,連忙收攏了招式,過來行禮。
“母親。表嬸。”
“哎。”向氏應了一聲,點頭微笑。
倒是鄒氏上前,滿臉的慈愛,拿出手帕給兒子擦了擦汗,之後將姨母認親的事講於了李柏。
“柏兒,你表嬸家都是女眷,不方便。正好你隨娘過去,請你表叔來家裡過夜,咱家總有你在,你說是不是。”
“應該是這個禮,母親容我更衣,之後就隨您和表嬸一起去表嬸家,拜訪表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