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2章 李柏中舉(第1/2 頁)
原來是在杜家辦完了流水席的次日,李家就迎來了一個天大的好訊息。
李柏中了舉,二甲十三名!
鄉試正好今天放榜,一大早李家就在煎熬中,苦苦等待著捷報的到來。
李文彥原本是想,今日一大早帶著兒子回城裡鋪子等著的。
但是李柏卻不願意。怎麼說呢,就是越重視成績,臨到頭出結果了,越有些害怕。
李文彥索性就全在家裡等了。另外派了家裡小廝,囑咐只要在紅榜上看到少爺的名字,就立刻快馬回來報喜。
所以上午十點左右,李家的小廝快馬回來報喜,可是又如同水入油中,讓整個千水村重新沸騰了起來。
以往李柏是秀才,但大家畢竟不是一個宗族的,李家也並沒有去主動融入村民,只是友好相處著。
加上李柏這一年來,深居簡出,所以大家對他的印象也不是很深刻。
可是,這一下子中了舉!
乖乖,舉人老爺啊!
那和普通的百姓比,地位一下子就拉開了。可以說有天壤之別了。
讀書人在中舉之後,就算正式進入了統治官僚階級。可以去擔任教職和學官,還有機會候補知縣之類的小官。
當然大部分人都會選擇繼續往上考,透過會試,殿試,成為進士。
進士那可就是妥妥的官僚階層,最低縣令起步,最高可做到內閣首輔,一人之下,萬人之上。
所以,這中了舉,當然不!得!了!
千水村的村民正激動著呢,從遠處就來了一隊人馬,敲敲打打的。
一看,可不就是來報喜的隊伍。
接下來鑼鼓喧天,鞭炮齊鳴,鄉親們跟著報喜官一擁而上,來到了李家門口。
李文彥和李柏連忙迎上去,李柏接了報喜官遞過來,代表著名次的紅幡。
李文彥立馬上前,一口氣送出了好幾個厚實的荷包,裡面都塞著一整個大大的銀錠,一個就有十兩銀子。
也成功讓報喜官滿意而回。
接著就是鄉親們熱情恭賀。
原本是有一個習俗,說是中了舉,到人家裡,鄉親們會把這家人的門窗打個稀巴爛。
取意“改門換庭”!鯉魚躍龍門,辭舊迎新,是天大的好意頭。
而中了舉的這家人的門前,很快也會豎起大旗杆,彰顯他們書香門第,不一樣的氣派。
可是千水村的村民們,來到了李家門口,卻沒有砸門窗。
一是他們和李家的確不是一起生活了幾十年的鄉親;另外也是人家李家,本來就是富豪鄉紳,家裡房子修的那是頂好的,還是新蓋沒多久的。
這,給人家砸了,那可不是什麼值得開心的事。習俗嘛,也沒有說一定要那麼辦。
所以大家來了之後,只是一個勁地說恭喜的吉祥話。
李文彥也早做好了準備,讓家裡小廝搬出來三大筐的銅板,只要人來賀喜就給發喜錢。
杜家人也早就到了跟前恭喜,李文彥看著妹妹一家,兄妹倆對視一眼,眼中都閃爍著激動喜悅的淚花。
他們兩家的孩子都考上了功名,就是爹在世,應該也是高興得合不攏嘴了。之後,兄妹給爹孃上香報喜,都是後話了。
即使到了下午,李家門口的人也沒有減少。
而是源源不斷的,越來越多的人,來李家恭賀。
鄉紳,縣官,甚至是京城裡的一些大富豪,都在這個時候,送來了賀禮。
畢竟,這送禮也是有講究的。能在一開始就結下善緣,不比人家封侯拜相的時候,再舔著臉上去,來的容易。
所以,很多富豪在自己萬貫家財的同時,只要方圓百里知道有中舉的舉人,那都會備上一份厚禮,也不幹什麼,就是單純先結個善緣。
萬一以後用上了呢。
所以,李家門口三天都還是絡繹不絕,招待了很多鄉紳、富豪。
甚至京兆府尹也派了師爺來了一趟,說了許久的話,另外又送了二百兩銀子,以資鼓勵。
而李家也辦了三天的流水席,慶祝。
這下子,千水村的人,無論大人小孩,可是又高興地合不攏嘴。
就是結束了之後,還回味了許久呢。
……
這日,杜幼菱在舅舅家吃了午飯,就和三哥、五哥一起晃悠著去了自家養豬場。
這一百頭小豬養的很是肥壯.
因為在小豬剛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