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2章 廖家改名字(第1/2 頁)
這樣操作卻有一個問題——換招牌太貴,劉春花出不起這個錢。
從“廖家肉夾饃”改為“春花小吃店”要改的足足有五個字,換個新招牌可不少出錢,店裡歇業好幾天,一直沒收入,劉春花哪裡肯在招牌上出錢,還是廖勇想出了個昏招。
廖勇直接把“廖”字遮蓋起來,用毛筆寫了個“舒”字貼上去。
劉春花拿捏不準,“這不行吧?對面是舒家,咱家也叫舒家,賣的東西又一樣,會不會被人舉報。”
“舉報?憑啥舉報?全世界就他一家姓舒?你可別忘了,我姐夫也姓舒,憑啥我們家就不能叫這個名字?”
廖勇的歪理讓劉春花動搖了,是啊,憑啥舒家能叫這個名字,他家就不能?全世界就他一個人姓舒?舒建黨跟舒愛國是兄弟,正兒八經的舒家人,他們家叫這個名字,無可厚非。
隔日楚榆發現對面的小動靜後,簡直被氣笑了。
鄧芳萍氣得把毛巾一扔,“龜孫子!老孃跟她拼了!這他媽噁心誰呢!”
鄧芳萍從不在小輩面前爆粗口,實在是過於生氣,學她家賣肉夾饃,找人來放蟑螂,現在連名字都想偷去,這也忒不要臉了!
舒愛國和舒蕙也黑著臉。
常來的食客也罵廖家不要臉,店裡罵聲一片,都給鄧芳萍和舒蕙打氣,勸她們別跟這種人一般見識。
可舒蕙和鄧芳萍能不生氣嗎?
別人壞自己生意,或許還能忍,親兄弟親妯娌沒臉沒皮,這是能忍住的?
老客不可能走錯,從鄉下鄉鎮上來趕集,聽說舒家肉夾饃的名氣,想來嚐嚐鮮的顧客,見對面招牌上就是“舒家肉夾饃”店,便很容易被繞暈,糊里糊塗進了那肉夾饃店。
這也正常,這年頭不識字的人多,老鄉們哪裡能分得清正牌和贗品的區別?
劉春花手藝一般,肉夾饃不如舒家火爆,她想的不是如何改進口味,而是增加品種。
麵條、稀飯、餃子、粥、餅,今天還加了包子,看著種類多,其實樣樣都不精。
全憑自己在鄉下做飯的經驗。
口味是很私人的東西,不同村做飯口味都不一樣,山關村只是榮泰的貧困村,她做的飯菜,人家未必愛吃。
種類多,做的不精細,忙不過來就容易出錯,經常剛加了鹽,又加了一次,顧客吃了幾口,臉色就不對勁。
這叫好吃?
那些說舒家肉夾饃好吃的,該不會是誆他的吧?
這麼難吃的東西也有人喜歡?
老鄉說她兩句,劉春花還不高興,把人罵走了。
這樣一來,舒家肉夾饃的名聲就受到了影響。
楚榆知道,生氣是沒用的,關鍵是解決問題,她沉吟片刻,叫舒愛國去了趟工商局。
很快,工商局同志就走進了對面。
劉春花正做餃子呢,肉夾饃不好賣,但餃子和包子還是有固定客戶的,口味不好,可這裡離百貨大樓近,做一次性生意,也是有顧客的。
再加上舒家肉夾饃這活招牌,一早上時間,還真讓劉春花賣了好幾十塊。
看到工商局的同志,劉春花愣了愣,擦完手,賠笑走上去。
“同志,您找誰?”
工商局同志盯著她的招牌看,“我記得這家以前叫廖家肉夾饃,怎麼改成舒家肉夾饃了?”
劉春花對答如流:“同志,我姐夫和對門是兄弟,也姓舒,不能他家可以叫這名字,我家就不行吧?天底下姓舒的人多了,重名很正常。”
劉春花比廖紅梅聰明,也難纏,平日廖紅梅找舒家麻煩,她在背後攛掇,卻從不出面,否則也不能把自己摘乾淨。
她知道,公安和工商局是不同部門,工商局找上門看著唬人,其實沒啥大事,大不了就罰款,比起這招牌帶來的收入,罰款算的了什麼?
工商局的同志皺了皺眉頭,他看出這人是個老油條,也打聽過行業規則。
重名確實不算什麼,只要臉皮夠厚,舒家肉夾饃就算再窩火,也不能真拿她怎麼辦。
工商局的同志聽說過舒家,也聽過這兩家的恩怨,心裡偏向舒家,卻無可奈何。
“把你營業執照拿出來。”
劉春花拿了營業執照,工商局同志就不高興了。
“你註冊的名字是‘廖家’,現在卻改成‘舒家’,你以為店名是你想改就改的?”
劉春花懵了,“我自己的店,我不能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