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4章 那年那物(第1/2 頁)
屋內陷入黑暗,窸窸窣窣的聲音響起,蘭霄小小的驚呼一聲。
聽到蘭霄吃痛的聲音,祁京昭連忙點燃了蠟燭,屋內重新恢復光明,床上的蘭霄則是一臉苦色的揉著腦袋。
方才的風是祁京昭向蘭霄走去時,寬大的袖子在空中劃過引起的,無意中弄滅了蠟燭。蘭霄心中本就有些害怕,再加上他熄了燭火,便更加害怕了,一時亂了動作就磕到圓形月洞。
祁京昭看著蘭霄的樣子有些好笑,但還是無奈地叫來了妙錦:
公主這麼怕我,我還是先離開吧。
妙錦來時還有些奇怪:
公主好好的,怎麼就磕著了?和王爺鬧彆扭了?還是先給公主處理要緊,其他的,過後再問鸚鵡。
等到妙錦給自己處理完,蘭霄才想起來神啟帝和太后、林皇后都知道永康公主換了芯子的事,偷偷瞄了妙錦好幾眼:
妙錦知不知道這事?她是太后的心腹,應當是知道的,可是,如果她不知道的話,我問她豈不是就把自己暴露了。
蘭霄偷瞄她的事,妙錦是不可能發現不了,畢竟她現在整顆心都放在蘭霄身上,這很明顯是有事情的樣子,於是給了蘭霄一個落腳的理由:
“公主是有話要跟奴婢說嗎?”
想了想,蘭霄還是點了點頭,有些猶豫:
“你知道東陵的皇室秘辛嗎?”
沒有喊自己的名字,而且說到東陵的時候沒有在前面加上“我”,看來,攝政王是把事情告訴公主了。
於是放下手,看向蘭霄的目光中滿是誠摯的情感:
“公主,無論您是誰,您只要在這一天,奴婢就永遠都是您最忠誠的部下。”
說完,妙錦直接就跪下了,看著她的動作,蘭霄感覺自己真相了:
可能,跪拜只是東陵人向別人表示忠誠的一個習慣吧。
蘭霄在心裡早就把妙錦當作是自己在這個世界的好姐妹了,見此,便把她扶了起來:
“這件事,除了父皇、祖母、皇后、太子哥哥、你和王爺,還有誰知道?”
“皇后身邊的大宮女翠枝應當是知道的,暗衛時刻跟在公主的身邊,皇上派她們來到公主身邊之前便已經支會過他們了,因此,儘管您來了之後,奴婢沒說,他們也是猜到了的。至於太子妃和其他人,奴婢不知,看她們的反應,應當是不知情的。”
“惜玉不會懷疑?”
“惜玉那丫頭本就貪玩,在公主身邊待不了多久,自然是不如奴婢瞭解公主的。況且她心思不細,用夢魘的影響掩蓋公主的變化,她也就相信了。公主請放心,她雖不怎麼聰慧,但在公主的事情上還是細心,只不過奴婢是自己人她也就信了。
公主覺得王爺這人如何?”
不是在討論惜玉,怎麼突然就扯到祁京昭身上了?
摸了摸蘭霄歪著頭,妙錦的聲音帶著引誘:
“公主,王爺從始至終都知道公主的真實身份,卻也並未虧待公主,可見他對公主的心意不假。公主可還記得長安殿水缸內的魚兒?”
“那幾尾魚怎麼了?”
“長安殿內的五花龍睛就出自攝政王府,大正三色、三段紅白、五色龍鳳與衣龍鳳錦鯉更是王爺悉心照料多年的愛寵。可是一聽長安殿需要幾尾魚,就把它們都送來了,世人皆知永康公主手裡的魚先是好好的養幾月,觀賞完之後便都成了御膳房的刀下亡魂。
可王爺還是把它們送來了,據說,當初太子殿下來攝政王府與王爺議事,看上了這魚兒,想跟王爺討一尾。甚至不惜以重金求之,太子那時風頭正盛,若是換作別人,定會送與太子,可王爺卻拒絕了,此後長安殿內的魚皆是出自攝政王府。”
難怪我說王府的魚這麼眼熟,就連味道都這麼熟悉,原來是同一批的。
“公主可看這王府內的宣紙眼熟?”
“這也是王爺送的?”
“公主,王爺送的可不止這些,雖說皇上對王爺有知遇之恩,可王爺報答的物件也應是儲君,可王爺從未如此對待過太子。自公主出事起,長安殿內大大小小的物件有小半都是王爺的手筆。
公主應該知道,民間的寶貝幾乎都上貢了,剩下的好東西本就不多,更何況是難怪入公主金眼的了。其他的官員或留著這些在皇上生辰時博君一笑,或留著當作家傳寶,除了公主的血親與身邊人,王爺是奴婢目前為止見過對公主最好的人了。”
蘭霄一直以來都知道祁京昭對自己挺上心的,但沒想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