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7章 臣女要告發莞嬪和果郡王私通,(第1/2 頁)
交泰殿前,帝王輕問,卻擲地有聲。
皇上當著群臣的面喚年羹堯為亮工,卻讓底下的文武百官心往下沉了沉。
看來皇上是真的信任這位“臣友。”
年羹堯聽得皇上喊亮工,眉毛一挑,嘆了口氣,回道:“這“胙肉”臣在西北的時候。”
“同西北將士同吃同住,平日裡所吃“胙肉”都是這般。”
“甚至於有時日這“胙肉”都吃不上,行軍打戰,西北寒涼。”
“臣這雙腿,也在行軍中受了風寒。”
“皇上問話,恕臣不能起身回話。”
皇上面色如常:“亮工,你於西北行軍,為大清立下汗馬功勞。”
“應當的。”
皇上神色淡淡,眸光如炬,他的話音剛落。
甄遠道率先站起了身子:“皇上,臣有事要奏。”
“大理寺少卿,你有何事要奏?”
“今日朕於交泰殿前宴請百官群臣,你這事或可緩一緩,等到明日上朝再奏。”
“皇上。”甄遠道撩開了官袍,跪於交泰殿紅毯之上,他的身形瘦弱,但此時他的舉動讓年羹堯眯起了眼睛,也讓文武百官緊緊盯著。
“皇上,臣今日必須要奏。”
“皇上問話,年大將軍居功自傲,尚未起身。”
“皇上仁德,體恤下臣,但年大將軍未免太過孤傲。”
“今日臣還有一事啟奏。”
山西巡撫範時捷、河南巡撫田文鏡、侍郎黃炳、鴻臚少卿單疇書,布政使??瓜爾佳鄂敏聞言起身,都跪在了甄遠道的身後。
個個陳詞激昂。
“皇上,川陝總督年羹堯,貪墨白銀,買官賣官。”
“朝堂早就不是愛新覺羅氏的朝堂,而是年家的一言堂。”
“其中江南水患,朝廷撥款數十萬兩白銀,江南百姓依舊民不聊生,甚至到了易子而食之境界。”
“內務府上供的貢品要經過總督府一趟。”
“甚至更有年大將軍一黨,大放厥詞。”
瓜爾佳鄂敏上前,將一封百官聯合上奏的奏摺呈現在金龍案上。
並未翻看,只是“哦”了一聲,又問道:“今日宴請百官,諸位於這交泰殿前上奏。”
“彈劾的是川陝總督,昔年川陝總督勞苦功高。”
“平定戰亂,朕不能讓朕的有功之臣寒心。”
“可有憑證?”
皇上這話一出,年羹堯剛要起身的身子又坐穩在了那椅子上,一群言官,身形瘦弱如弱雞,刀子底下出政權。
像他這種武將,是看不上這些只會彈劾的言官的。
保家衛國的時候他們在哪裡?
現在局面已定,個個開始出來跳脫了。
細數朝中能讓他尊敬的,也就敦親王一人。
頗有惺惺相惜之感,想到他府上的兵力佈局,他挑了眉,只是目光不斷落到這些文臣的身上,心裡想著如何收拾這些人。
當他目光移到甄遠道的身上的時候,才想起他最近剛剛收下的大將,甄珩雖是甄遠道所生,但甄珩那小子的脾氣對他的胃口。
他就欣賞這些文武並重的,他正想著今日他的兵力如何分佈,手中的軍權。
誰知道,這個時候,甄遠道上前,從懷中掏出了厚厚一沓子書信。
“皇上,這都是川陝總督年羹堯同他麾下黨羽勾結罪證。”
“其中,上面有川陝總督的印鑑還有賬目。”
“包括西北大軍軍餉,被川陝總督剋扣。”
“還請皇上過目。”
甄遠道雙手捧著那書信,從交泰殿前的紅毯上,轉交給了蘇培盛。
年羹堯這才記起了回京都這些日子,甄珩曾經因為懷才不遇來府中飲酒,他神色陰暗,但又聯想起他對皇上有從龍之功,皇上靠著隆科多和他,他為武將,隆科多是文臣,他用來制衡隆科多。
他的心下稍稍安定,只站起了身子,出行至紅毯之上,睥睨著甄遠道:“一派胡言。”
此時果郡王突然起身,他跪於皇上面前:“皇兄,上次臣弟於養心殿出來,川陝總督年羹堯坐在椅子上,見臣弟不行禮。”
甄遠道一黨慷慨陳詞:“請皇上誅殺叛臣川陝總督年羹堯以正朝綱。”
皇上等了等,直到有個小太監穿過重重人群,年羹堯的目光也落在了小太監的身上,這時他還有什麼不明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