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2章 “安貞容,同為女子,是不是過分了些?”(第1/2 頁)
安陵容接過了帕子,擦去眼角眼淚,嘶啞著開口:“太后娘娘,奴婢如何能來求?”
“奴婢的父親犯了錯,這是他該受的。”
“只他雖然寵妾滅妻,到底生養了奴婢一場。”
“太后娘娘又疼惜奴婢,奴婢只能將這事嚥下。”
“只是心下還是不忍的。”
太后聞言點了點頭,只心下卻有些吃味,半晌後,她勸說道:“陵容,你心思太重,這事根本不關你的事,你也沒必要傷心。”
“你父親待你可好?”
安陵容搖了搖頭。
到底還是年輕,太后更加和顏悅色了,她問道:“你可知道為什麼公主要和親?”
公主為什麼要和親?這個問題讓安陵容疑惑,她老實答道:“奴婢不知,奴婢不是公主,想不到那個層面去。”
“公主要和親,是因為千丈桑,萬畝粟,食百姓供養,是以行的是公主之責。”
“這世上的東西,都是相互的。”
“百姓供養你,你金尊玉貴的長大,是以更要為了一朝百姓,一襲紅妝,千里綿綿,遠赴它國和親。”
“和親,和的是親,更是回報,回報一國百姓農桑供養,這大清的天下總是要有人出力的。”
“莫說男子,女子同樣揹負著職責。”
安陵容更加疑惑了,她知曉太后是提點,她心中驚訝,太后說這些是不是要她日後和親?
對上她疑惑的眸子,太后復又笑道:“陵容,哀家與你說這些。”
“是想告訴你,利不及子女,那便禍不及子女。”
“你心思重,安比槐待你不好,你無需心傷,常言道,天下無不是的父母。”
“可到了哀家這個年紀來說,父母也會有錯,一碗水當然端不平的。”
“太后娘娘。”安陵容瞳孔緊縮,她現在回過神來,是太后怕她太過傷心,知曉她隱忍,以為她不求情是為了壽康宮,來勸解於她的。
她從未被人這般厚待,眼下倒是多了幾分真心,她撲入太后的懷中,任由太后的手有一搭沒一搭的撫摸著她的頭髮,這是她的娘從未給過她的溫暖。
“那要是自己的娘也護不住自己呢 ?”她悶悶的問道。
太后的力度輕柔的,在如緞子般的長髮上撫摸,她的聲音緩慢帶著溫柔:“世上有疼愛孩子的母親,也有不疼愛孩子的母親。”
“護不護得住,要看是真的沒有能力,還是一味自己委曲求全,還要求自己的孩子也委曲求全。”
“都說一代女,禍害三代人,為妻-為母-為太君。”
“陵容啊,路還長,你日後是要做一府主母的。”
想到這,太后的手指戛然而止,她突然想到安比槐死了,安陵容現在不能嫁人,如今十七了,守三年孝就要到二十了,就要變成老姑娘了,她知曉前朝國事,也知曉皇上的心思。
陵容再大,大不過國事,她越發的心疼了,似乎皇家子女,命運多舛。
安陵容在感受到溫暖的時候,她那被青絲遮掩的眸子露出狠意,安比槐死了,正好,這個風口浪尖上,她正好不想嫁人,她的仇還未報,她不能出宮。
什麼姻緣不姻緣,嫁個男人草草過一生,還不如踩著權利上位。
她往後退了一步。跪下正色道:“太后娘娘,奴婢的父親走了,奴婢懇求太后娘娘不要為奴婢相看親事了。”
“到底父親生養奴婢一場,按照慣例,奴婢應當為父親守孝。”
“奴婢也不想旁人因為奴婢而揣測太后娘娘偏私。”
她就這般跪著,眸子都是懇切,身形瘦削,有風從門外吹入,吹動她那寬大的宮裝,在她纖細的身子上搖動著。
太后見了,也想起這宮中多事之秋,她不想安陵容被人看不起,偏又她這般懂事,不願自己難做。
思索了片刻,她招了招手:“竹息,你去傳哀家懿旨。”
“升安慎容為貞容。”
“哀家宮中的人,有哀家撐腰"
“是。”竹息緩步離去,就在這時,門外有腳步聲響起,安陵容快速從地上站起來,站到太后的身後,應當是太醫罷?
她猜測,她不敢貿然行事,去領取藥材,又擔心太后的身子,也希望這時疫方子能儘快被呈上,被用到太后的身上。
她之前希望太后長命百歲,做她的依靠。
現在她希望太后長命百歲,是因為太后更像她的孃親,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