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8章 悠悠三千年(第1/1 頁)
對於孔子的安全,叔梁紇卻是不怎麼擔心,有那兩個小東西在,若不是有意針對,沒有金仙修為是留不住他們的。
至於金仙修士,這窮鄉僻壤的,除了自己,沒事兒誰還會來啊!
若是那些金仙以上的強者出現,那就只能自求多福了。
相信老天還是會對這麒麟兒有所優待的。
......
轉眼間,又過兩千年。
在此期間,孔子也是遊遍了周邊小城,見慣了凡人的生活狀態,體會到了世間人情溫暖,也算是小有見識。
畢竟,這可是那塵封的書籍中所學不到的知識啊!
對於孔子的到來,小城裡的人也不見怪。
雖然羲皇之後,人族大修士數量增多,但即便如此,更多的也仍是那些天地人境的底層修士。
就比如孔子游歷的這些年,雖也到過諸多城鎮,但其修為最高者,也不過是剛到天仙。
這樣看來,憑著那六尾狐,孔子就可肆無忌憚的在這些小城裡幹事了。
但他沒有這樣做,好歹也是讀過諸多典籍的文化人,身份上的差異讓他不屑於做這事。
再說了,按這些城中人族的說法,自己只是個手無縛雞之力的讀書人,沒有天仙修士那般強大的力量。
討口生活,還是低調點好。
對此,孔子也是微微一笑,不作解釋。
討生活...好像也對,自己現在不就是為學識而活嗎?
......
經過這麼些年,孔子憑藉他那遠超常人的學識,征服了這幾個小城中的人族。
人們紛紛嘆其大才,稱其賢者。
不過,經由三千年的體會,孔子早已散去了一身的傲氣,每次有人這樣稱呼他時,他總是擺擺手,示意其誇大了。
對此,那些人也只是笑笑,輕嘆道:“不愧是賢者,無論何時都是如此謙虛。”
說完,他們對孔子就更加尊敬了。
更有甚者,在與孔子交談之後,為其言語談吐、精神魅力所折服,當即便持弟子禮,表示願入孔子門下。
對此,孔子肯定是拒絕的。
對他而言,自己也不過是在學識一道上先他一步而已,修為卻是落他一層。
在此之前,哪有師傅弱於徒弟的?
雖不修行,但這黑暗生存法則孔子卻是瞭解的。
若有朝一日危機降臨,師者反受弟子保護,傳出去,豈不是讓天下人恥笑?
再者,自己的能力自己是清楚的,誠然,在學識方面,自己是強於你等,但比之前輩,也不過是幼兒學語一般,所知者甚少,還需再學習才是。
......
雖然有些失望,但那人並沒放棄,反而愈加勤快的來找孔子,請其傳授知識。
孔子也沒拒絕,凡其所問,凡己所知,皆是傾囊相授。
如此資源,加上自身的聰穎,那人很快便將所學牢記於心,有時甚至能舉一反三,以示理解。
對此,孔子也是相當滿意,常常誇讚對方“其智不弱自己”“悟性上佳,仙道一途,大有可為”。
一來二去,兩人早已熟知。
雖如是,每次見面,那人也總是對孔子持弟子禮,不以平輩相稱。
對此,孔子總是看在眼裡。
......
又千年,孔子又一次與那人交談,說到:“我不久將離去,下次再見,不知何時......”
聽到這話,那人也是一臉感傷,不過很快他便調整了過來,繼而一抹糾結之意浮於臉上。
見狀,孔子便問到:“觀你之意,似心中有事?”
聞言,那人便回答到:“老師勿怪,方才學生突然想到母親所言,願與老師同行,但又恐母親一人在家,無人侍奉,故內心有所糾結。”
聽罷,孔子忽然一愣,彷彿想起了什麼。
是啊,都出來三千年了,母親他們...可還好?
突然間,一股濃濃的思念之情從孔子心中浮現。
下意識的,孔子吐出一句話:“該回去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