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9章(第1/2 頁)
顓頊之後,帝嚳(ku)即位,再開人族盛世。
......
【帝嚳,姬姓俊名,亦稱姬夋】
【在位之時,博愛於人,惠及萬民,以誠、仁治天下】
【......】
隨著影片的推進,第三位人皇帝嚳也開始亮相。
畫面一開始,便是帝嚳即位,萬人共尊,執掌天下的情景。
只見帝嚳身著松綠長袍,頭戴皇冠,手持軒轅劍,端坐在大殿中央,威嚴自露,其下便是仙庭中對其拜服的眾神。
當鏡頭拉遠,可見仙庭立於天上,帝嚳人皇尊顏顯於眾人眼前,上下界人族生靈無不靜觀於此神聖時刻。
......
帝嚳稱皇后,無不忙於政事,時刻想著強盛人族。
然人族強盛,非一時之功。
自伏羲成帝、解放人族,到神農嘗百草、集齊五穀百蔬,再到軒轅逐鹿天下、人族一統,再到少昊佈德、仁德廣傳,到顓頊壓共工、治弱水、斷天地......
前幾代人皇居於人皇之位,無一沒有人族大貢獻。
今吾為人皇已近萬年,卻幾近無功於人族,何也?!
如此想看,帝嚳十分心亂,以致其後百年處理政事時都有些心不在焉,出了些許亂子。
好在炎帝知曉情況後,解答了他的疑惑。
炎帝曾言:人皇之位,非大德大才者不可任之。今陛下為人皇,萬民所歸,眾神拜服,實乃德才兼備者也!人皇之責,終歸為造福於民。今天下太平,人族安寧,萬民各司其職,此非陛下之功乎?
帝嚳聞之,乃大悟,心境漸轉,再勵治人族。
......
再之後,帝嚳外出,遊於東海之濱,至少昊國,感其繁華。
復行十里,見諸多人族正翻土耕作,帝窖便感到有些奇怪,問到:“我知曉神農氏的功勞,嘗百草,尋五穀,得百蔬,但他們的種植大都不在此時,你們在這個時候耕地種植,能有收成嗎?”
聽到這話,正耕作的眾人都笑了起來,其中一老者解釋到:“你這後生既知農皇之功,那也應知曉那些作物對我等是何等重要?!”
聞言,帝窖點了點頭。
在神農之前,哪怕有伏羲成仙帝,底層人族的生活也不怎麼好過。
底層人族,大多是那些人仙地仙的修為,天仙都很少,金仙便可開宗立派。
這世間,多的還是是這些弱者,他們佔了人族數量的九成。
雖然相對於現在,他們是仙人,但在當時,他們與現在的凡人無異。
既是“凡人”,那就要做凡人的事,比如吃食......
雖不像現在之人一日三餐,但他們也要三日吃一回。
即所謂三天吃一回,一回管三天。
當時的食物就是野果和野獸。
野獸即為那些未開化的妖族,他們沒有靈智,只有噬血的本能,有時也可稱其為妖獸。
不僅人族會吃野獸,妖族也會,在一些妖族修行之地,常見這些野獸的軀骨。
當然妖族也會吃妖族、吃人族的,對他們來說,這些是更好的補品,有助修煉。
人族亦然,只是鮮有同族相食的情景。
話說回來,既然野果食之難以裹腹,那食材重心自然就落在了野獸身上。
但野獸也是有修為的,多為妖仙地仙層次,有少部分也是有天仙的實力,加上他們有著妖族強健的肉身與噬血的本性,同境內三五人也不見得能無傷捕獵一隻。
所以,每次捕獵野獸時,總是近十人組成一小隊一起行動,等到捕獵成功後,眾人再分而食之,也差不多是一家口糧。
但若有那麼一兩人在捕獵時受傷甚至喪生,那數個家庭都將會因此好幾天沒食物。
餓著雖不致死,但那感覺卻不好受。
但自神農尋得五穀、百蔬、百藥,並將其在人族推廣後,這種情況就幾乎不存在了。
雖然這些東西比不上那些傳說中的仙藥,但卻能讓他們幾乎頓頓有得吃,還沒有狩獵那樣危險,他們自然要照顧好它們了。
......
“......所以我等才在這時來翻一翻土,凍死了那些蟲子,自然就有了更多的收成。”老者笑呵呵的說完。
帝嚳這才反應過來,道了聲謝後便離去了。
......
此事本為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