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9章 戰爭動員(第1/2 頁)
一望無際的宇宙。
恆星散射出的熾熱光線前進著,照亮了逐漸繞著行星自轉的小行星帶以及上面密集分佈的礦場。
並不算厚實的透明鋁內可以看到大量機械臂正向停靠在立場屏障內的帝國運輸艦裝載精煉後的礦石原料,形狀規整的方磚在運輸艦的入料口被分解成精純的奈米原料,然後在艦載智腦的操控下被沿途管道的魔法銘文產生的引力送到隔斷開的貨艙內。
這些遠遠看著有些酷似風帆時代荷蘭福祿式帆船的大肚子窄艦橋的艦船在裝載完畢後會駛向預定位置進行越遷,或是在火星停靠,或是進入地球的空間門前往其他宇宙運送原料。
帝國將大量殖民星球改造成工業星球,即使當地環境並不支援工業能力,帝國仍然以龐大的貨運線路維持這些裝配廠的生產。
在這種模式下帝國可以在一週內從各個工業星球獲取戰艦引擎,火炮之類的零部件,再從火星和其他同等級的工業星球完成戰艦的組裝和除錯。
一支標準驅逐艦隊可以在一週內完成組建並投入戰場。
龐大的艦隊聚集在地球附近的星域,從月球港駛出的引導艦無休整地指引著源源不斷的艦隊進入集結點。
地面上,應徵入伍計程車兵在各個城市的徵兵點進行登記。
時間緊迫,即使已經組建了大量預備役,但打一場跨星系作戰需要的兵力誰也不能保證。
幾天前還是公司職員的白領登記了入伍申請後便一刻不停地前往太空電梯跟著人流進入太空港。
什麼都不用帶,人跟著指引直接前往分配的星艦,那裡有全套的制服用具。
換上軍裝後立刻進入模擬室進行培訓,如果理想十七個小時左右就可以用有一名水平不錯計程車兵。
畢竟直接把人丟到模擬的真實戰場裡來回死,加上堪比遊戲新手教程的白痴教學,這些菜雞真的是死成了老鳥。
鐫刻著帝國國徽的特製戰艦獨立編成一個艦隊,帝國之鐮戰團的團徽漆在艦身上。
這些火力算不上強勁,艦體更類似於運兵船的戰艦有著更加適合接舷戰的寬大艦身。
配合超級戰士,這些戰艦的任務就是斬首敵方旗艦等指揮單位。
巨大的帝國榮光級戰列艦和航母組成各支艦隊的核心。
這些巨獸級單位和其他帝國戰艦一樣經過了改裝,換裝了更強力的武器系統和護盾。
那些正在等待運輸艦炮彈的電磁主炮比之前版本更加巨大。
修長的炮身和略顯臃腫的蓄能器代表更遠的射程,而配備的炮彈也都是經過鍊金處理的產品,可以在理想距離達到軍方要求的效能,即使這個距離已經可以使用對艦導彈和魚雷搏鬥了。
而那些更加複雜的能量武器搭載在副炮位上,密集的魔法銘文加持著,讓這些精密的儀器可以釋放出更大功率。
在討論了戰術後,軍務部決定讓主力戰艦加強近距離射擊火力,以求貼身距離一次速射解決對手。
那些佈滿艦身的楔形克萊因護盾發生器給予這一戰術的可能性,這種詭異的科技護盾在額定功率下可以較為輕鬆地抵擋同艦級的炮火。
主力艦在高速艦隊發現敵人後配合高速艦隊組成包圍網,高速艦隊先是放風箏消耗對手部分彈藥,然後主力艦在下級戰艦的炮火引導下完成齊射,最後放開攔截網,由遊離在戰場外的魚雷艇補刀。
一套戰術下來按戰局形式理想下可以完成對已經被閃擊戰分隔開的敵軍艦群進行殲滅。
而閃擊戰的實施要近乎完全依靠高速艦隊和魚雷艇,艦隊的航母並不能擔當先期預警,裝備的戰機航程上頂多在交戰時執行對友艦的策應和對重傷敵艦的補刀。
裝載了大量登陸艙的運輸艦航速略微緩慢地進入護衛艦群中,吊在航母后,平均分配到每支艦隊。
被裝甲帶分隔開的貨倉內,機甲,載具和士兵擠在一起,數層樓高的登陸艙可以搭載三臺各型別機甲或是一支裝甲班,或是一支步兵連。
更加沉重巨大的基地車則是要搭乘登陸機跟隨第二梯隊進入戰場。
看起來和一隻長了翅膀的鯨魚一樣的登陸機機翼摺疊,艙門開啟等待載具進入。
臃腫的機艙不僅要搭載一輛基地車,還有三臺輕型坦克和十二名重灌士兵的保衛力量。
為了應對未知的威脅,帝國還給基層士兵分發了小型核武器。
這些需要特製發射器的微型核彈威力雖然比不上大傢伙們,但每個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