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2章 丹陽到手(第2/2 頁)
江後佔據的第一個領地。這無疑讓他的勢力得到了極大的擴張。
丹陽之戰,可謂是一場驚心動魄的鏖戰。張固為了這場戰役,精心籌備,共調集了超過兩萬四千名精銳兵馬。經過數日的激烈廝殺,雙方皆損失慘重。
但最終張固一方以戰死四千餘人為代價,傷亡頗為慘重。不過好在成功地擊潰了孫策與劉繇的聯軍,殲敵人數更是超過萬數之眾。
不僅如此,他們還俘虜了敵方兩名重要將領,以及超過五千人的敵軍士兵,這無疑是一次輝煌的勝利。
此時,位於宛陵城中的太守府議事廳內,氣氛肅穆而莊重。這裡聚集著眾多才華橫溢之士,他們按照職位高低和身份地位,分別列於議事廳的兩側,共同商討戰後事宜。
張固端坐於主位之上,面色沉穩,眼神銳利如鷹隼。他先是揮揮手,示意手下將孫賁帶至堂前。只見孫賁被五花大綁,神情卻依然桀驁不馴。張固注視著他,緩聲問道:“孫伯陽啊,事到如今,你已然淪為階下囚,對此可有什麼想要說的嗎?”
孫賁昂首挺胸,毫無懼色地回應道:“張固,你我兩家接連大戰幾場,早已結下深仇大恨!即便我現在願意投降於你,恐怕你也未必有膽量收留使用我吧?”
張固微微頷首,表示認同孫賁所言不虛:“不錯,伯陽所說的確是實情。倘若孫策在此戰中已經殞命,那麼孫家便失去了領軍人物。在這種情況下,只要伯陽真心歸降,我自然敢於接納並任用你。只可惜……”說到此處,張固不禁輕輕嘆息一聲,流露出一絲惋惜之意。
“孫策逃脫了,我自然不可能用伯陽,更不會放伯陽回去去助長孫策勢力。把伯陽帶來這裡,不過就是想問一問伯陽還有什麼遺言沒有?”張固面色陰沉地說道。
孫賁緩緩搖了搖頭,嘆息一聲:“並無遺言。在下雖然希望張將軍日後能夠保全我孫家那些無辜之人。若是伯符先一步離世,為了保住孫家,我倒願意向張將軍投降。可如今我即將赴死,如果日後伯符不幸戰敗,想必整個孫家都會被張將軍趕盡殺絕。到那時,我留遺言有何用呢?”
張固微微頷首,表示贊同:“不錯,伯陽你確實是個光明磊落、坦坦蕩蕩之人!”隨即轉頭對身旁的手下喊道:“來人啊!送伯陽上路!”
話音剛落,只見兩名身材魁梧、手持大刀的劊子手大步走上前來,將孫賁拖了下去。不一會兒功夫,便聽到遠處傳來一陣沉悶的聲響,緊接著一名士兵捧著一個鮮血淋漓的木盒快步跑了過來,裡面裝著的正是孫賁的首級。
張固面無表情地揮了揮手,吩咐道:“將孫伯陽好好收斂起來,再派人護送其屍首回他的家鄉富春妥善安葬吧!”
隨後,只見一群士卒押解著董襲緩緩走了過來。待他們走到近前,張固微微抬手示意,那些士卒便趕忙上前,迅速地解開了緊緊束縛住董襲身體的繩索。
張固目光如炬,直直地盯著眼前的董襲,高聲問道:“董元代,此時此刻,你可願意歸降於我?”
董襲面無表情地看了一眼張固,不緊不慢地開口問道:“張將軍,不知孫伯陽現在何處?”
張固冷笑一聲,回應道:“孫伯陽已然身首異處。畢竟他乃是孫家之人,我自然不可能留用。然而,元代你卻與他不同。昔日,我們兩軍交鋒,彼此各為其主,那也是無可奈何之事。而今,元代你不幸被俘,但只要你真心願意歸順於我,本將軍定當委以重任,絕不食言。”
董襲聞言,沉默片刻之後,突然雙膝跪地,低頭說道:“張將軍,承蒙您如此厚愛,倘若您不嫌棄在下曾是孫氏的舊臣,那麼在下甘願投降!”
張固見狀,連忙站起身來,快步走上前去,親手扶起董襲,並和顏悅色地說道:“孫氏舊臣之類的說辭,都已成為過往雲煙,不必再提及。從今往後,你便是我的麾下之將。”
董襲聽聞此言,心中感動不已,再次深深地拜倒在地,恭恭敬敬地喊道:“末將拜見主公!”
……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