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初入綠天庵(第1/2 頁)
送走了懷竹主持,懷素叫來了懷雲、懷雨。大致瞭解了一下綠天庵的情況,已不知不覺中天色已晚,於是三人吃過晚飯後就入睡了。
次日醒來,懷素吃過齋飯,就隨懷雲去巡查僧田去了。懷素走出綠天庵,看到一片荒坡,綠天庵就建在荒坡上,庵子邊上還有一處泉眼,泉眼的旁邊,長著幾棵芭蕉樹,碧綠的大片葉子,隨風吹動,發出沙沙的聲音,和著緩緩沿山坡向下流淌的泉水叮噹聲,彷彿演奏著自然界的交響樂一般。泉水流過約三百米的樣子,注入一個山谷低處的小塘,小塘約二三畝左右的水面,荒坡靠綠天庵的右邊,是一片稻田,呈梯形狀。荒坡靠綠天庵的左邊過去大約一百米,也是一片山坡,山坡的旁邊,有一條入城的官道,道路較寬,也是懷素從屈麻子客棧過綠天庵過來走的大路。綠天庵的正面,過了山谷的水塘後,就是一大片樹林。
這時,懷雲在前面帶路,懷素跟著,沿著泉水流淌的方向,有一條小路,向山谷處的水塘方向走去。
快到水塘時,懷雲對著懷素道:“園頭(管理田園的僧人頭目,因懷素是綠天庵和周邊四百多畝僧田的負責人,寺院稱為園頭),綠天庵背靠城牆及我們所處的荒地往北到大路處。北面以路為界,西面以城牆為界,東面以水塘上方的田坡為界,田是寺院的,田坡上方的樹林不屬於寺院的。南面我們待會一直往下走,大約有三百多畝水田,加上水塘周邊這五十畝稻田,一共是四百二十二畝田,靠城牆這邊的山坡,除去二百多畝荒山,還有八十畝旱地,都歸我們綠天庵管理。”
懷素聽後,環視一週,心中大致有數了,就差往南地勢較低處的分界需細緻檢視一番,另三方還是比較清晰明瞭的。於是,跟懷雲往南,一直走到中午時分,才差不多把田產及旱地的分界線搞清楚。
經過了解,水塘周邊的五十畝稻田是寺院自已耕種的,以綠天庵的懷素、懷雲、懷雨三人為主,還有高山寺十幾個負責雜務的和尚,還包括八十畝旱地中的二十畝菜地一起耕種。另外的三百七十二畝水田分包給十八戶佃戶耕種,六十畝旱地分包給四戶佃農耕種。包給佃戶的,立有合約,按合約收取租子便可,自已耕種的稻田和菜地,就需要懷素安排人員耕種,合理調配人力。
此時已是初冬,水田早已收割完了,就是菜地二十多畝,種滿了蘿蔔、白菜之類的蔬菜,供給本寺的和尚和香客食用。懷素來之前,有經驗的雜務和尚早就種植好了的。說白了,即使是沒有懷素這個園頭,寺院的菜地中的蔬菜種植和供應也沒有多大問題。大家都按部就班的耕種多年,有兩個老一點的雜務和尚,耕種了二十多年了,種什麼,怎麼種都門兒清。園頭的主要工作是管理佃戶及收租。
中午回到綠天庵,吃過齋飯,懷素叫來懷雲,問懷雲是否熟悉租種水田的十八戶佃戶和四位租種旱地的四位佃戶。懷雲說都熟悉,懷素說那你下午開始,帶我全部認識一下,爭取三天搞完。懷雲道:“現在天氣好,大部分的佃戶都在家裡整修農具或在田地裡修水溝、整理田地,快的話不到三天就可以見完。
接下來的三天,懷素與懷雲一道,與二十二戶水田和旱地的租戶一一見面,大致情況也比較清楚了。原來,租種僧田,每畝收益都只需給寺廟五成的收成為租金,無需給朝廷另外納糧,所以佃戶都喜歡甚至搶著租種僧田。而旱地的租戶就更不用說了,直接種菜,除了極小一部分自己吃之外,大部分拿到集市換錢,有個別活絡的,直接賣給大戶人家。雖說一年四季都不能閒著,但手中有錢。但凡是種菜種的比較好的,用土改時的成分來形容,妥妥的就是富農啊!
懷素把這些問題全捋順之後,對接下來的工作心中大致有底了,說白了這些事並不複雜,懷素雖然年紀較少,但經歷過屈麻子客棧的賬房後,做起事情來條理清晰,方向明確,小小年紀,已有獨當一面的擔當了。
接下來的日子,懷素又把所管轄的僧田、旱地、荒山、池塘等各處又數走了二遍,做到了然於心後,便閒了下來,忽然想起好幾日不曾寫字了,便找來了筆墨,練起字來,可惜綠天庵紙張有限,練了幾下就沒紙張了。
索然無味的懷素,便來到綠天庵的泉水處洗淨筆上餘墨。正洗著筆呢,懷素無意中發現了一塊廢棄的木板,不知是用壞了的茶盤還是其它什麼用的。靈機一動,就撿來洗淨,拿著筆,蘸著泉水練起字來…
再說綠天庵這邊,懷雲和懷雨二人見已中午,準備開飯了,卻不見園頭。
二人出了綠天庵,四下望去,只見園頭正在泉水邊上,一手抱著一塊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