會員書架
首頁 > 歷史軍事 > 鼙鼓揭天破宋來 > 第53章 驚聞伯顏已南下

第53章 驚聞伯顏已南下(第1/2 頁)

目錄
最新歷史軍事小說: 王者峽谷之兔身逆襲大明:我每天一個未來快遞,老朱心態崩了!魂穿古代造就一世人皇舉世震驚,反叛者八號出現!小馬寶莉:她在秩序彼岸十三皇子醒來成了桓侯張翼德穿越三國做將軍從落魄書生到一品富商小馬:編寫之眷大周九皇子龍珠之賽亞人貝吉塔人在奧特,開局獲得地球意志饋贈大明:老朱假死後,我登基鬨堂大孝李世民假死,那天下不就是小爺的了?斬神:諸神代理人,開局定海神針被海盜打劫了,最後成了皇帝弒兄殺父,我登上大位修真者穿越藍星之後無敵了關於南朝貴公子是我冒充的這回事

王效節倒也老實,直說可能不走了。因為要靠宜興竹木務的錢財來養兵,而且留在常州,正當運河,非常便於調動。如果朝廷有反攻襄陽,或者支援鄂州的需求,也能夠立刻反應過來,千里赴援。

嗷……

不錯。

心中暗自點頭的張巡面上淡淡的,甚至還好整以暇的詢問王效節,那些被派去修補城牆的兵,以後發揮什麼作用?

正兵直面敵鋒,剩軍打雜後勤,順道做炮灰,這張巡都很容易理解。中間第二等天天干活的兵,是有什麼安排?

按王效節的說法就是簡單的軍事任務分類,正兵只負責打仗和操練,其他的一概不管。所以逢山開道,遇水搭橋,築路修營的事,都要這些人去幹。

這些人也並不是不能夠充當正兵,不過是氣力稍差,或者勇略缺乏罷了。用苦役來打熬掉個人那種刺頭勁,再將養好氣力,真要大會戰打起來,這些也是好替補。

別的不說,跟在後面裝填弩箭總是可以的吧。況且現在宋軍野戰的能力相當薄弱,常常化野戰為攻城戰或者守城戰。

對於軍事營壘的修築,有非常大的需求。軍隊裡保有一支專門的“工兵”,實屬必要。

有點道理,估計和王效節他爹在四川釣魚城結硬寨和蒙古人對對碰的戰鬥經驗有關,不一樣的帶兵風格,帶出來的兵差別也蠻大。

之所以張巡跑來試探王效節,也是有原因的。之前不是派張喜去行在給陸秀夫跑動,買二百張神臂弓,以及聯絡張逞,瞭解朝廷對荊湖前線的決策嘛。

張喜是回來了,神臂弓也買到了,但是另外兩件事沒有辦妥當。陸秀夫在夏糧歸倉之後,還是回返杭州,差事並沒有出現調動。

朝廷顯然還是需要能辦事,或者說至少是願意辦事的救火隊員的,沒有把陸秀夫調去守倉庫。但是幫著陸秀夫又挪了一級,加到朝議大夫。沒什麼太大意思,管的還是御前軍器所,宋朝的官制就是如此。

另外擔任起居舍人的張逞則明確回覆張巡,趙禥本人還在猶豫遲疑到底該怎麼決策。後來汪立信抵達杭州,趙禥同汪立信召對一場。

參考趙宋官家的決策長期聽從最後一個和他分析解釋的人的慣例,那麼大機率朝廷之後的決策會是死守鄂州。

汪立信倒也算沾點實際,知道現在宋軍沒有收復襄陽的能力。希望朝廷死守鄂州二三年,好讓四方的軍兵雲集到長江,並進行有效的整訓。等軍隊操練完畢,再去和元軍碰一碰。

如果還像之前五六年那樣,一次又一次的把準備不完全的軍隊送到襄陽。就趁了忽必烈圍點打援的意,憑白消耗了帶宋的國力。

死守鄂州這個方略,是張巡樂意見到的,但是朝命始終沒有下達,反而四方募兵之令愈發的嚴厲。這才有張巡悄悄試探王效節的事。

誰叫王效節是從杭州派出來的,臨行之前,王效節甚至專門拜見過趙禥。或許能體悟到一點趙禥的心意呢。

就是一直沒有明令……

不知道是不是張巡天天唸叨的緣故,朝廷在夏糧逐漸徵集到位,各地的倉儲能夠支應之後,終於下達了明令。

調集十萬大軍,進援鄂州。

十萬!十萬哪裡來?當然不是從今年年初各地重新招募的軍隊裡面來。到底朝廷現在有幾個明白人的,知道剛招募的都是純純的炮灰,屁用沒有,於是儘量選用老於行伍的軍隊。

比如通州(南通)副統制姜才的八千人,就奉命向鄂州馳援去也。姜才原系李庭芝部將,也是勇武善戰之士。

自然的,連通州兵都調上了,淮東安撫使高達肯定也跑不了。奉命檢點淮東兵馬堪用之人,裁汰老弱,捏集草制,算上姜才的人馬,湊了四萬的樣子,已經開拔去鄂州了。

淮西安撫使夏貴就算馬上八十歲了,一樣得上陣,奉命抽調無為軍、鎮巢軍和廬州本鎮精銳人馬,往赴鄂州。

老夏貴也只好帶上兩千五百艘船,並四萬水兵、梢手、剩員出發。實際帶兵的是廬州本地出身的廬州都統制、衡州防禦使劉師勇。

兩路人馬約七萬餘,號稱二十萬,與此同時,原鎮鄂州的張世傑募兵五千,湊合為一軍萬人,預備陸戰。

另有安慶范文虎二萬人會後援,負責運輸器械和軍糧,並照管沿江警戒和屯守。十萬大軍算是勉強湊出了數,能不能頂住攻克襄陽的虎狼元軍,那就不得而知了。

沒抽常州的兵就行。

想來朝廷也是知道兩淮的精兵早就蕩盡了,所以另外添派

目錄
陛下,饒了貂蟬吧,你陽氣太重了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