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6章 主要目的就是把這攤水攪渾(第2/2 頁)
同意讓其他人加入建造工作。
有些口子一旦開了,就沒法收場。
大家都在爭搶太空站資源,沒有人會注意到位於火星南極角落的一個小太空站。
這也是吳罡的部署,他透過戰龍組織給其他幾個國家發了郵件,邀請他們一起參與太空站專案。
為了能跟上航天發展的步伐,其他國家紛紛拿出自己的資源與吳罡交換。
主要目的就是把這攤水攪渾。
隨著越來越多的太空站建成,老鷹國無暇顧及吳罡的火星基地。
即使發現了這個基地,他們只會認為是別的國家建的,根本想不到是吳罡個人的傑作。
趁著所有人都不知道,吳罡已經悄悄建好了火星基地。
而且這個基地周圍還有天然產生的甲烷氣泡。
一開始吳罡擔心這些甲烷會引起爆炸,破壞他的火星基地。
但後來發現其實可以將甲烷用作原料。
要知道,甲烷可以轉化為碳源材料,用來製作太陽能板。
儘管可控核聚變引擎也能提供電力,但既然處在太陽系內,利用好太陽能顯然更合適。
於是,吳罡利用光腦製造了一臺甲烷轉換裝置。
把收集到的甲烷氣體放進去,就可以直接生成太陽能電池板。
白天的時候,他會把這些面板裝在探測器上進行戶外勘查。
用太陽能代替部分核能後,能夠減少對核聚變能源的需求。
再者說,初代航空母艦上的核聚變反應需要消耗氘粒子,如果火星基地也需要用到這種燃料,就得從地球運送過來,使用太陽能則大大降低了這一成本。
吳罡設想中的火星基地是一個小型生態艙。
但要完全模擬地球環境並不容易。
幾十億年前火星條件或許還算相似,經歷了無數次太陽風暴,如今的大氣層非常稀薄,沒有豐富的自然資源。
除了水和氧氣外,還要解決重力和氣壓的問題。
幸好目前氣壓問題已經有辦法解決了,所以暫時不用太擔心這方面。
因為地球上感受到的氣壓其實就是空氣分子受到地心引力壓縮而成的壓力。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