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0章 楚國國庫空虛已久(第1/2 頁)
王啟端坐在龍椅上,金龍紋飾的龍袍映襯出他威嚴的身姿。
殿內爭吵的聲音此起彼伏。
連大理寺卿和戶部尚書都各執己見。
言辭激烈,似乎稍不注意就會拍案而起。
“陛下,靖北王蘇長淵謀逆。
此人通敵賣國之罪昭然若揭,他麾下搜刮而來的鉅額財富。
本就是不義之財,應全數充盈國庫!”
戶部尚書張文川站出來,拱手沉聲說道,語氣難掩的激動。
“陛下,恕臣直言!”
禮部尚書趙明軒緊隨其後,不滿地駁道。
“蘇長淵雖為亂臣賊子,但他長年統治北境,其勢力盤根錯節,北方百姓多半都受過他的恩惠。
若此時將其財物盡數收歸國庫,只會激起北境百姓的反感,甚至引發騷亂!
更何況,其餘三藩還在觀望,若因此逼得他們兔死狐悲,恐怕國禍再起!”
張文川反駁道,語氣中多了幾分憤怒:
“趙大人,北境百姓豈會對蘇長淵感恩戴德?這些所謂的‘恩惠’,不過是他以民脂民膏換來的虛名罷了!”
“眼下我朝國庫空虛,連前線將士的糧餉都捉襟見肘。
這些財富若不充入國庫,難道要任由民間豪紳和世家分食?
陛下,若三藩因此反叛,只需重兵鎮壓即可,無需多慮!”
禮部尚書趙明軒冷哼一聲,神色愈發冷峻:
“張大人此言未免過於武斷!
三藩聯手的威脅有多大,難道你不清楚嗎?
大楚經歷了蘇長淵之亂,國力削弱,戰力不足,若再起戰事,是否還能勝過四方列強,張大人心裡真的有底嗎?”
兩派人馬爭吵不休,針鋒相對,甚至隱隱有動手的趨勢。
“夠了!”
王啟低聲呵斥,聲音雖不高,卻如雷霆一般震住了滿殿文武。
眾臣連忙住口,紛紛垂首,不敢再出聲。
王啟冷冷掃視眾人,目光如刀,沉聲說道:
“國庫空虛,是否屬實?”
在場無人敢答。
片刻後,一名鬚髮花白、面容蒼老的老臣走出,拱手躬身行禮,緩緩說道:
“回陛下,老臣趙正清,正是此事的責任人。
因連年征戰、邊境防守、加之內亂不斷,國庫早已捉襟見肘,甚至幾度以借貸彌補軍需之不足……”
說到這裡,趙閣老一聲長嘆,眼眶微紅,顯然對此心有慼慼:
“如今,軍餉糧草已經所剩無幾,若再無財力支援,只怕我楚國將士難以繼續抵禦外敵。”
這一番話如同一盆冰水,澆醒了滿朝文武。
王啟眉頭緊皺,語氣冰冷:
“既然國庫空虛,蘇長淵的遺產若不充盈國庫,試問各位愛卿,如何解決軍需問題?”
張文川上前一步,拱手答道:
“陛下聖明!蘇長淵之亂已平,其搜刮的財富當為朝廷所用,不僅可緩解當下之困,還能以此重振國力,甚至用來招募民兵,發展後備力量,何樂而不為?”
趙明軒則神情堅毅,緩緩答道:
“陛下,此舉不可取!
北境民眾對靖北王尚存餘情,若貿然收繳其財產入國庫,勢必引發民怨,進而影響北方安定。
如今內憂外患交織,任何風吹草動,都可能成為壓垮局勢的最後一根稻草!”
眾臣再次議論紛紛,整個大殿內充滿了壓抑的氣息。
王啟卻沒有急於表態,他陷入了沉思。
目光緩緩掃過滿朝文武,心中盤算著如何平衡眼下的困局。
半晌,他抬起頭,目光如炬,語氣冷靜而威嚴:“此事朕已有決斷——趙閣老!”
趙正清上前一步,拱手低頭:“老臣在!”
王啟聲音低沉而有力:
“靖北王蘇長淵的遺產,分為三部分——其中一半充盈國庫,用以解燃眉之急;
另外兩成撥給北境,用於賑濟百姓、重建家園,以安撫人心;
最後的三成,分發給參戰將士,作為他們拼命殺敵的獎賞!”
此話一出,大殿內一片譁然。
張文川和趙明軒同時變色,剛想開口反駁,卻被王啟凌厲的目光壓了回去。
王啟站起身,語氣鏗鏘有力:
“國庫需要充盈,百姓需要安撫,將士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