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4章 安全管理委員會(第1/2 頁)
香江電影已經逐步走向國際市場,票房飆升的同時,製作成本也在猛漲,演員的身價也跟著陡增。
而這一切變化,就發生在一兩年內,之前香江那一套傳統的理念已經有些跟不上時代了。
以前的明星,在各大影視公司裡也算是個賺錢的飯碗,但是摔了也不會太心疼,反正人才層出不窮。
但是現在,由於目標已經對準了全球市場,海外觀眾對華夏人的接受度還不算太高,且存在著不同人種臉盲因素的問題。
一個明星想要被全球的觀眾所認識,難度大了不止一個級別。
造星的成本也高了不止一個級別。
一部電影,除了優秀的劇本、劇組班底,演員也是核心的一環。
而頂級的演員,就和頂級的劇本一樣,都是難得的珍稀資源。
就像好萊塢,雖然各個都稱讚程龍的勇敢,但就是沒人模仿。
不僅僅是演員不願意,經紀公司、製片方甚至連保險公司都不會讓演員做出高風險的動作。
因為頂級的演員就是生金蛋的雞,能養活很多的人,甚至養活一個公司。
比如現在的程龍之於嘉和。
在場的眾人每被蔣震廷質問一句,臉上就陰沉幾分。
到了最後,各個都是面沉如水,而何貫昌更是臉色發白。
“是啊,人是會死的,要是程龍死了......”何貫昌不敢繼續想。
蔣震廷喝了一口茶水,潤了潤喉,放低音量,接著說道:
“我的建議是,我們成立一個安全管理委員會,旗下再成立一個安全管理公司,培養一些專業的劇組安全管理人員,
主要負責確保拍攝現場的安全,包括制定安全計劃、監督安全措施的實施以及應對緊急情況。
劇組成立初期,就應該到安全委員會中聘請至少一位安全管理人員,具體數量視劇組規模而定,
其薪酬由製片方交給委員會,然後由委員會代發,保證其工作不受劇組的脅迫。”
這個制度也是普遍存在於西方國家的影視行業中的,實踐起來也是頗有成效。
等於是製片方給劇組多買了一道保險,也是給自己吃一顆定心丸。
而且有了這樣的制度保障,再發生了什麼意外,西方的媒體也抓不住他的痛腳。
畢竟他們自己也是這樣操作的,總不能為了給蔣震廷扣個帽子,先把自己國內的影視行業砍一刀吧。
眾人還在沉思間,許小明提出了疑問:
“可是,好多電影預算本身就很低,這額外的支出,恐怕也負擔不起。”
亞視在電影製作上的投入一向比較小,除了和紅星影業合作,自己製作基本都是些低成本的電影。
聘請的演員也算不上什麼頂級明星,所以他不是很想交這筆錢。
蔣震廷把早已準備好的想法說了出來:
“這並不是一個強制的制度,但是我會在電影評審委員會上提議,將是否保證聘請安全管理人員作為一項重要評價指標,
同時,透過紅星影業渠道做海外發行的電影,必須要聘請安全管理人員,否則會一票否決。”
其實,這個制度主要還是為了保障香江一流以及頂流演員的安全,畢竟這些人才是難以替代的財富。
而這些演員也基本不會接拍低成本的電影,畢竟光是他們的片酬就已經不低了。
至於電影評審委員會的指標,低成本電影本身也是和低成本電影競爭。
大家都沒有這一項加分,也就無所謂了。
資歷最老的芳怡華率先表態:
“我覺得這個提議很好,我們現在發展的很快,也確實應該把各項制度規範起來,
就像程龍,他這個型別的演員,全香江也沒幾個,能在全球拿票房的,現在也就他一個人,
他傷了,確實是浪費了時間。”
作為以苛刻出名的無線總經理都發話了,其他人更沒什麼顧忌。
紛紛贊同蔣震廷說的這項措施。
聘請安全管理人員的費用,對於一部上百萬美元投資的電影來說,肯定是九牛一毛。
也許程龍能早兩天拍戲,就夠這份費用了,這個崗位發揮的保障作用,是可以預見的。
更何況這委員會也是由他們成立的,這中間的收益也有他們一份。
他們增加的成本不會太多。
“不過太過於考慮安全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