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章 初詢家常(第1/2 頁)
兒子,來,吃飯了,媽媽端著一小碗白米稀飯走了進來,來,兒子,張嘴,媽餵你吃。媽媽寵溺地看著兒子說道。
蒲遠山老臉一紅,慌忙叫道:“媽媽,我自己來,我已經快六歲了,我自己吃就可以了”。接著他又繼續轉移話題:媽,你吃飯了嗎?爸爸呢?
我已經吃過了,你爸早上五點半到縣醫院買藥去了,他有個同學在縣醫院上班,估計都快回來了吧?媽媽耐心解釋。
媽,我都好了,還買啥藥!蒲遠山疑惑不已。
是是是,你都好了,那個什麼青黴素俏得很,買回來不虧,以後用得上。山兒,你吃完碗給我放桌上,媽媽還要出工,你自己小心點,母親邊說邊走出臥室。媽媽摸摸蒲遠山額頭然後轉身邊走邊說。
閃大爺,我媽媽剛才說的是青黴素?這裡有這麼落後嗎?蒲遠山很是驚訝。
聽昨天晚上你爸和醫生的對話應該就是青黴素。這玩意在以前的確比較少,只不過你出生在九十年代不瞭解而已,沒別必要大驚小怪。閃大爺平淡說著。
這樣看來我要有吃苦的準備了,不行了,蒲遠山有些迫不及待地想出門去看看。
吃了一碗鹹鹹的白米粥,蒲遠山跳下床,穿上露出大拇指(腳指)的千層底布鞋走出臥室。這是一座用夯土作牆的茅草屋,大約有四十平米左右,中間用夯土磚分隔成田字,兩臥室,一間廚房,一間雜物間堆滿了各種農具和抬櫃陶缸等。沒有客廳飯廳,廚房裡有飯桌。出後門有糞坑,茅草加蓋,四面通風,池上搭兩塊木板就是廁所。蒲遠山看見後發誓絕對不會在這裡上廁所,因為太臭了。
走出家門,蒲遠山驚訝地發現除了自家是茅草屋其它人家都是瓦房。傳統的橓鉚結構瓦房,且用料紮實,很有年代感。所有瓦房圍在大曬場東南北三面,西面曬場邊緣往下走幾十步石梯就到了溝底,溝寬約五十多米,一層層梯田由南向北從高到低。梯田盡頭是一大約三十畝左右的堰塘。此時田野一片碧綠,秧苗正是抽穗時節,一群農民正在田中揹著驕陽除草。站在溝底四處張望,山是綠色的,地是綠色的,田野是綠色的,感覺空氣也是綠色的。頭頂湛藍的天空鑲著幾塊白雲,天空並不寬闊無垠,總有一種坐井觀天的壓抑感。
蒲遠山溜溜噠噠往回走,心裡頗不平靜。很明顯,這是一個所謂的世外桃源,一個非常落後偏僻的小山村。這裡交通基本靠走。通訊基本靠吼。安全基本靠狗。
剛剛就看見媽媽急急忙忙地跑出來,蒲遠山疑惑地問道:“媽,你幹嘛呢?”
啊,兒子,飯煮好了,媽一看你不在正要找你去。山兒,你的病還沒有好利索,不要到處跑,復發就麻煩了。媽媽一臉著急說著。
好的,媽,我知道了,爸爸回來了嗎?蒲遠山不在乎地說道。
回來了,今天運氣真好,來回都趕上了馬車時間節點,快來吃飯,你爸下午還要出工。媽媽高興地說道。
那爸爸買到青黴素了嗎?蒲遠山隨口問,他也沒指望。
買到啥呀,他那同學也是倒黴,治壞了一個重病患者,家屬到醫院一陣哭鬧,被領導打發到獸防站當獸醫去了,他的崗位也被人頂替了。他家是中醫世家,所以給你開了副中藥。吃飯,吃飯,老實,快來吃飯了。母親抱怨著叫父親吃飯。
蒲遠山看著自己碗裡的白米稀飯,再看看父母碗裡,有南瓜,有豇豆,有玉米,就是沒有米。不禁有些好奇問道:“爸爸,媽媽你們怎麼不吃米飯?”
你這孩子忒不曉事兒。這都六月二十多號了,哪裡還有米?我們家能緊著你和妹妹吃米飯已經很不錯了,你沒看見家裡面孩子多的早就斷米了,除了剛結婚沒孩子的,哪家還有餘糧?幸虧今年五月份生產隊的麥子還分得好,加些瓜瓜菜菜,磨些玉米糊糊,今年可比往年好過多了,至少能填飽肚子。媽媽數落說道。
呃,好吧,蒲遠山一臉尬,只好用轉移話題大法:“媽媽,妹妹咋不回來吃飯呢?”
你這孩子該不是這幾天燒糊塗了吧?我和你爸每天一早就要出工,你妹妹寄養在對面院子胥奶奶家裡面,每天早上抱過去,晚上抱回來,三個工分一天。你養兩天也要去幼兒園,老師今天都問你了。媽媽嗔怪地說道。隨後轉頭看著老爸問道:哦,對了,他爸,聽說幼兒園要停辦了?
是啊,最多明年就辦不下去了,那些知青陸陸續續都要回城去,沒老師了,還辦個啥?他爸蒲老實遺憾說道。
爸爸,為什麼別人家都住瓦房而我們家住茅草屋?蒲遠山插話問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