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4章 遼東有多難發展(第2/3 頁)
能導致工程失敗。”
楚蘭心微微頓了頓,滑動滑鼠,切換到礦產資源的資料,繼續說道:“至於遼東的礦產資源,開發難度更是超乎想象。”
“礦產開採需要專業的技術與裝置,像探礦、採礦、選礦這些環節,都有著極高的技術門檻。”
“咱們大明目前的技術水平,連初步的地質勘探都難以完成。就算知道地下有豐富的礦產,沒有合適的工具和技術,也只能望洋興嘆。”
“而且,開採礦產還涉及到安全問題。礦井的挖掘需要穩固的支撐結構,防止坍塌事故發生。通風系統也必須完善,以確保礦工的生命安全。這些都不是短時間內能夠解決的,更不是胡惟庸一個人就能輕易做到的,需要各方面的專業人才、大量的資源投入以及長時間的摸索實踐才行呢。”
“再從人力方面考慮,開發遼東需要大量的勞動力。但遼東地處偏遠,環境艱苦,想要吸引百姓前往定居並參與開發,得提供足夠的福利與保障。”楚蘭心微微皺起眉頭,耐心地講解著。
“這不僅要耗費大量的糧食、物資,去保障他們的基本生活所需,還得制定一系列優惠政策,比如減免賦稅、分配土地之類的,讓他們覺得去遼東能過上好日子,有盼頭,而這些可都需要朝廷的大力支援與持續投入,缺了朝廷在背後做後盾,根本就沒辦法開展起來。”
楚蘭心合上膝上型電腦,看著一臉驚訝的李奧和牛曉乾,總結道:“所以啊,胡惟庸就算到了遼東,在沒有朝廷全力支援的情況下,他根本不可能在短時間內發展壯大。陛下早就考慮到這些因素,才會放心讓他去。”
李奧和牛曉乾聽完,不禁咋舌,兩人對視了一眼,都從對方的眼中看到了深深的震撼,此刻他們對遼東開發的艱難程度,算是有了極為深刻的認識,只是仍覺得這事兒似乎還有些潛在的變數。
朱元璋在一旁靜靜地看著他倆的反應,見他們露出這般驚訝又若有所思的模樣,微微頷首,臉上也隨之露出了滿意的笑容。
“那萬一胡惟庸在哪待了幾年,覺得太辛苦或者發展不順利,就申請回來呢?到時候該咋辦?”李奧看著朱元璋說道。
“咱不準不就行了,只要他在遼東干得有成效,再給他的爵位提一級,有這等好處和榮耀在前面等著他,他還能一門心思想著回來?”朱元璋一臉自信地說道,彷彿早就把這情況考慮在內了,絲毫不覺得這會是個棘手的問題。
“要是你一直不讓他回,他心裡有怨氣,聯合武將,以及周邊的小國造反呢?”牛曉乾提出了自己心中的一種可能,畢竟人心隔肚皮。
“那隨便,只要給咱兩年的時間,咱便能讓這局面徹底在掌控之中。”朱元璋那原本帶著笑意的臉龐瞬間變得嚴肅無比。
“咱去現代學習了一番,著實收穫不小,如今便想著效仿現代的軍事部署,往後每隔三至五年,便將駐守各地的武將進行調換。這些將領在一地待久了,難免會拉幫結派,彼此勾結,滋生出些不該有的心思來。”
“可要是時常給他們調換地方,讓他們沒辦法在一處紮根太久,那他們便難以形成穩固的勢力,如此一來,就算有人想圖謀不軌,那也是孤掌難鳴,翻不起什麼大浪。”
“同時,咱還會給軍中安排上政治委員。這政治委員,可不是個擺設,他們肩負著監察將領、把控軍心的重任。平日裡,既要督促將領們用心練兵、保境安民,也要向士兵們宣揚咱大明的忠義之道,讓每一個士卒都清楚,自己是為了守護大明、守護百姓而戰。”
“要是胡惟庸還想聯合武將,哼,他敢麼?就算他心裡有怨氣,可在這等嚴密的防範之下,他又能拉攏到誰?那些武將,為了自身前程,為了家族榮耀,怎會輕易跟著他冒險。再說了,政治委員們也不是吃素的,稍有風吹草動,便能察覺。”
“至於遼東周邊的小國,他們向來是見風使舵之輩。胡惟庸若沒有實打實的兵馬支援,光憑他一個人空口白牙,他們豈會跟著一個毫無勝算的人來攻打我大明?咱大明兵強馬壯的,豈是他們能輕易挑釁的?”
“咱還會在遼東周邊部署重兵,時刻監視著那些小國的動向。一旦他們有任何不軌之心,咱的大軍便能迅速出擊,將其野心扼殺在搖籃之中。”
“而對於胡惟庸,只要他在遼東好好幹,為咱大明發光發熱,做出成績,咱絕不吝嗇賞賜。”
朱元璋說著,猛地一拍桌子,“可若是他敢有異心,哼,錦衣衛可不是吃乾飯的。他們也會時刻盯著胡惟庸的一舉一動,只要他有造反的苗頭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