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0章 道德經的道(一)(第2/2 頁)
另外的物質宇宙的生靈軀體,卻是牛頭馬身,或是三眼無鼻,或是四手四腳。
但是不同宇宙的“聖人”都達到了造物、守道、中和的境界。
所以,“聖人”的做人行事方式,已經與一般人不同了。
聖人的志向,已經不是為了自身的利益,而是為了天下蒼生的永久幸福。因此聖人並不是自己一定要做什麼,而是如何與社會大眾一道追求和實現共同的幸福。
聖人已經是“道成肉身”,因此聖人的一言一行,都是道的體現,都是人類應當遵循的行為準則。
聖人的一言一行,都是天下人的學習教材。
聖人為社會做事,成就有益大眾的事業,但是並不是佔為己有,也正為這樣,所有人才會世世代代感謝聖人的功勞。
當年,我身為大禹時,不能說達到了聖賢境界,不過,當時的大王舜帝確實表揚我說:
“禹,你承諾治理洪水,你做到了你承諾的,你因此成就了偉大的功績。所有官員當中你是最有才能的,你能夠為國家的治水事業竭盡全力,你自己家庭的生活又是無比的節儉,你不自滿、不浮誇,你的確是所有官員中最能幹的。”
也可以說,正是因為這個原因,大禹的治水美名才能傳播至今,廣為人知。
下面我續提講解:“道,衝而用之,或不盈;淵兮,似萬物之宗;挫其銳,解其紛,和其光,同其塵;湛兮,似或存。吾不知誰之子,象帝之先。”
我來現身說法。
現在,我從自身分出一點微小的靈能,進入我居所的米缸。
這一點靈能,就像大河衝入深潭。
這點靈能以磅礴的氣勢,與這缸白米中的活的營養結合,滋生出數以百計的黑色小角蟲,但是,外表看去,米缸還是米缸,半缸米還是半缸米,但那“米蟲道”已經產生。
從無到有,一點點的靈能,化身為米中的討厭黑色小角蟲。
大道,在米缸中、在黑色小角蟲中、在米塵中執行。
這就是“挫其銳,解其紛,和其光,同其塵;湛兮,似或存。吾不知誰之子,象帝之先。”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