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章 權謀的棋局(第1/2 頁)
權謀的棋局
第二天的朝會,宮殿內外早已是風聲鶴唳,氣氛凝重得讓人窒息。楚涼穿著華麗的宮裝,站在君凌身後,感覺到自己身上彷彿壓著一座大山。她從未想過,一場朝會會如此令人心神不寧,宮中的每一個人,每一句話,似乎都在充滿玄機地暗藏著某種陰謀。她的心跳加速,甚至可以聽到自己急促的呼吸聲。
當她隨著君凌走進朝堂的那一刻,整個大廳頓時安靜下來。所有朝臣們的目光無一例外地投向了他們,幾乎可以感覺到空氣的凝固。楚涼緊緊跟在君凌身後,她的每一步都小心翼翼,生怕自己哪怕是一個微小的舉動也會引起他人的注目和懷疑。
君凌坐上龍椅,眉頭微微皺起,沉默片刻後才開口:“今天的朝會,討論國家大計,事關國運,所有人務必言簡意賅,勿要拖泥帶水。”
他的聲音冷冽而威嚴,彷彿一道無形的壓力籠罩在每個人的心頭。楚涼站在一旁,雖未開口,但她的目光緊隨其後,觀察著朝會上的每一個細節。
“陟卿。”君凌忽然低聲開口,聲音如同雷霆乍起,打破了朝堂上的寂靜。
“臣在。”一位身穿大紅朝服的高官急忙上前,低頭行禮。他的額頭上已有一層薄汗,顯然是被突然點名的壓力所迫。
“上月的邊疆之事,如何處理?”君凌眼神深邃,目光如刀,鋒利得幾乎能刺破空氣。
陟卿的額頭微微一跳,隨即低聲答道:“啟稟皇上,邊疆問題已經有了初步的解決方案,軍隊已開始加強防備,派遣了更多的援兵前往支援……”
陟卿面色一變,急忙跪下:“皇上,若您親征,必定能振奮軍心,但臣也認為,皇上此舉恐怕未必穩妥……”
“陟卿,你是否懷疑本宮的決斷?”君凌的聲音驟然冷了幾分,眼中的鋒利像是一把利刃,直刺向那位高官。
“臣不敢,臣不敢。”陟卿急忙低頭,語氣慌亂,“只是不敢輕率言之,若皇上親征,恐怕會有些許意外。”
“意外?”君凌微微挑眉,“意外又如何?若這國運墮落,背叛者縱橫,所有意外也不過是微不足道的細節罷了。”
朝堂上瞬間寂靜無聲,所有的官員都屏息凝視,生怕引起皇上的怒火。楚涼站在一旁,內心波瀾起伏。她觀察著這些朝臣的反應,發現不止一位官員面露不悅,甚至有幾位在君凌宣佈親征時,表情中帶著一絲不敢言明的反感。
顯然,這些朝臣並非如表面上那般忠誠於皇上,某些人的眼神中閃爍著深藏不露的情感。楚涼心底有些明悟,皇上的統治並非如他所展現的那般無懈可擊,朝堂上正在暗中醞釀著一場巨大的風暴。
“諸位,邊疆的事情,你們都知道,國運動盪,外患內憂。除了陟卿,誰能給本宮提供更為有效的對策?”君凌聲音再度響起,目光掃視一圈。
此時,長安王李修瑾站了出來,微微施禮:“皇上,臣認為,邊疆之事固然重要,但內政亦不可忽視。民心未穩,百姓疾苦,若不能安撫百姓的怨氣,邊疆的戰爭恐怕無法順利進行。況且,陟卿所說的援兵,恐怕力量仍顯不足,臣建議……”
李修瑾剛開口,便被幾位其他朝臣打斷。這些人顯然已經習慣了君凌冷酷無情的統治方式,不敢貿然發表意見,只是低頭聆聽。即便是李修瑾,也無奈被眾人壓下了話語。
“李修瑾所言不無道理,但邊疆若失,國家的根基便會動搖。內政固然重要,但若連國家的安危都無法保障,那一切又談何可持續?”君凌的目光如同鋒刃般直指李修瑾的每一個字。
李修瑾微微一愣,立刻意識到,自己剛才的言論已經觸怒了君凌,趕忙低下頭,不再多言。
朝堂上的氣氛越來越緊張,楚涼能感受到其中的暗潮洶湧。她的心情也隨之愈發複雜。雖然她站在君凌身後,外表上看似安然,但她的眼睛卻緊緊盯住了每一位說話的官員,每一條言辭背後的玄機。
然而,君凌並不打算僅僅停留在這些表面的權力博弈上。他突然轉頭,看向站在一旁的楚涼,淡淡開口:“貴妃,你怎麼看?”
楚涼心頭猛地一震,愣了一下。所有的目光瞬間聚焦到她身上,朝堂上幾乎每一位官員的視線都帶著探究和審視。楚涼強迫自己鎮定下來,抬頭直視君凌:“皇上所言極是,臣妾雖未曾深入瞭解國政,但確實認為,邊疆事關國家未來。若不能解決外患,內政無論如何也無法穩固。”
她輕輕低頭,又補充道:“臣妾雖為貴妃,但仍是一個女人,未能深諳朝堂權謀。不過,若能為國家